浏阳市社港镇:“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的社港样本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3-24 17:37

浏阳市社港镇充分挖掘湖湘中医药深厚内蕴和本土特色,进一步发挥正骨医药“特而美”优势,锚定“建设全国知名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镇”发展目标,推动“中医药+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社港样本”。

蓄力从“一棵苗”实现“一条链”

2016年,“江氏正骨术”入列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氏正骨术是经三代传承,在祖传治伤接骨秘方的基础上,不断汲取中医理论精华而形成的特色技艺……”今年73岁的江林,是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也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氏正骨术”第三代传承人。如今,江氏正骨术这一非遗项目在三湘大地声誉渐隆。近年来,社港镇以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为切入点,推动中医药传承保护与创新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下称骨伤科医院)以“超级乡镇医院”著称,成为社港镇的“超级流量王牌”。2024年,骨伤科医院和江氏康复医院的年门诊量超过48万人次,年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带动周边就业1000余人。

骨伤科医院的“红利”还辐射到附近的乡村。离社港集镇不过两公里的浏北村,种植着一片200多亩的艾草基地。“依托中医药特色,村里发展了艾草种植产业。”浏北村艾草种植基地负责人寻湖平说,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艾草特色产业链,已研发出艾条、艾柱等多种产品,主要销往长株潭的家庭、艾灸馆、医疗机构。

龙头舞,龙身跃。作为正骨医药特色小镇,社港镇着重延伸医药产业链,打造艾草、黄精等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加速中医药产业集聚区落地,因地制宜深化产链融合,推动构建以骨伤科医院龙头引领、规模企业支撑、“小微”企业成群的产业布局,持续擦亮文旅医养特色产业小镇名片。

聚力从“一域兴”跃升“全域兴”

近年来,社港镇推动周洛景区提质改造,整合生态、红色文化和文物等景区资源,以周洛大峡谷为核心,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成为游客追捧的“网红”。飞流瀑布、户外骑行、民宿体验……一幅幅“富春山居图”令人沉醉。2024年,以周洛大峡谷、石牛寨景区为主体的各大旅游景点游客量超40万人次,门票收入超2500万元。

瞄准文旅产业的带“富”效应,社港镇积极引导景区周边村民发挥各自优势创业就业,发展景区适配产业,搭上“旅游车”、吃上“文旅饭”。截至目前,周洛旅游度假区有100多家民宿、酒店、餐饮及特产店,带动就业超500人,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在周洛,“吸睛”的不止是人,还有引来的高端文旅这只“金凤凰”。顺景区提质之势,周洛以中高端康养民宿聚集区为定位,融合当地山水特色,引进周洛芸溪康养谷项目,推动当地“文旅+中医药”产业延链强链。凤凰山康养民宿文旅综合体开发项目也是产业链重要一环,该项目预计引资1亿元打造中高端民宿集群,与周洛芸溪康养谷项目一同补齐社港乃至浏阳北区中高端民宿的供应短板。

社港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推出接驳车、观光车,推动开发多样化景区体验项目,打造更多受游客欢迎的网红项目。

续力从 “大流量”变为 “大增量”

这组数据惊人:骨伤科医院每年带来的流动人口近100万人次,约为社港镇全镇户籍人口的20倍。如何服务好这100万人,让“流量”变“留量”,进而成为带动镇域发展的最大 “增量”。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民众对健康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医药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备受关注。社港镇充分释放骨伤科医院的效能,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养旅游、医疗旅游、观光旅游、创意产品、文化体验旅游、精品路线等相继推出,“中医药+文旅”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回望过去,社港用实干实绩拨动高质量发展的齿轮——借“中医药+文旅”深入融合的东风,狠抓招商引资,2024年,仅湘商回归资金就完成8300万元,吸引上百家客商和企业来镇投资,为镇域发展汇聚了强劲动能。

奔赴未来,社港将围绕正骨医药产业“引上游、接下游”,推动特色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让产镇融合活力更强劲、动能更充沛。将统筹生态康养和红色教育,开发“研学+避暑+康养”等旅游产品,形成特色品牌,构建“红色教育+生态康养”双驱动的全域旅游格局将流量变“留量”、人气变财气。促推全域乡村振兴,奋力谱写社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