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南县:三维聚力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3-25 17:37

近年来,南县武圣宫镇党委坚持以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发挥党建引领功效,紧紧围绕“支部书记头雁领航、后备力量全链培育、党员干部强基赋能”三个维度,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持之以恒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

头雁领航,优化支部书记队伍结构。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优化队伍结构。深入调研明方向。创新建立“双线研判”机制,开展“村村过筛”行动,2024年以来组织联村领导、驻村干部开展专题调研19次,实地考察班子运行情况,为2025年村“两委”换届打下基础。横向走访集民意。推进“党员连心”走访活动,累计与671名党员群众面对面谈心谈话,收集意见建议119条,精准确定优化调整目标,致力于打造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作风更实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队伍促发展。选拔使用“80后”村党组织书记5名,占比达67.5%,其中“85后”4名,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从57.7岁下降到43.8岁,大专以上文凭占比超过70%。队伍优化调整后,全镇各项工作进步明显,医保筹资、人居环境整治、土地延包试点等多项中心工作位居全县前列。

全链培育,筑牢后备力量成长根基。为进一步充盈年轻村级干部队伍“蓄水池”,创新构建“选、育、管”全链条培养体系,以“链式思维”打造村级后备力量成长闭环。在“选”上突出精准吸纳。聚焦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通过“三荐三审”机制将28名懂技术、善经营、群众认可的年轻骨干纳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才库,平均年龄34.5岁,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达11人。在“育”上强化实战淬炼。坚持在实干中成长,创新到村跟班锻炼机制,选派8名后备力量到村学习。启动“双导师”机制,联村领导定期与结对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建立纪实档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后备力量在基层党建、防汛抗旱、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工作中锤炼能力。在“管”上实施动态考评。建立“日常表现+攻坚实绩+群众评议”三维评价体系,构建“动态竞争、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3名在防汛救灾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后备力量被提前选入村委班子。

强基赋能,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秉承“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理念,聚焦村(社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与能力提升,以“强基础、补短板、促担当”为主线,推动村(社区)干部整体能力进阶。学历提升夯基础。明确2024年为镇村干部“能力提升年”,5名村(社区)干部通过成人高考或“农民大学生”计划提升至大专以上学历。多元培训促提升。建立“菜单式”培训机制,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村级财务等重点工作设置课程,邀请县委党校讲师、县乡业务骨干、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专题培训12场,组织村(社区)干部到先进乡镇学习3次,推动村(社区)干部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评价激励优队伍。建立“季度评价+年度评议”制度,将村(社区)干部履职情况与绩效评价挂钩。结合年度高质量发展大会,对工作表现突出的7名村干部予以表彰,对3名履职不力的村干部进行约谈提醒,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竞争机制。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