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韶山市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为抓手,将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党性教育的教学资源,推动党员教育不断提质增效,引导广大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讲好“一堂课”,筑牢思想根基
紧跟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最新决策部署,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在基层走深走实,将党的主张真正转化为党员共识。书记带头讲与党员轮流讲结合。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党组织书记示范带头讲党课,引导普通党员上台轮流讲党课,70%以上的党员登台讲授党课,涌现出《我是党员我带头》等原创型微党课,将党课的“独角戏”变为全体党员讲身边事的“群英会”。集中示范讲与分层送课讲结合。组建116人理论宣讲队伍,结合“为理而来·红杜鹃”百人千场理论宣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讲授党课821场次。“市-乡-村”三级微党课讲师队伍分层向各级党组织党员开展“基层送课”活动,促进更多课程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实现农村、社区、机关、两新等402个党组织全覆盖。固定菜单讲与特色点单讲结合。推行“菜单式”服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纳入必修课程,创新打造电影党史课、音乐思政课,开发《学习领袖风范不忘初心使命》等精品课程,分领域重点整理课程资源150余部(集),各基层党组织通过结合自身实际“点单”听取“微党课”2.1万余人次。
学深“一部片”,激发奋进力量
发挥好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功能,紧扣党员需求和基层实际,引导党员干部从党员教育片中汲取精神力量,锤炼党性修养。因地制宜共推。围绕发生在韶山的重要历史事件、重大活动等,组织党校、红旅集团等部门自主研发《家书传初心》等党员教育资源片15部,拍摄推出《堡垒》《重走毛泽东回乡调研路,用好“传家宝”》等红色电影、电教资源片,推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线下线上共看。把学习课堂从教室搬到红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现场,组织128批次1700余名党员干部到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观看影片《为有牺牲多壮志—追忆“韶山五杰”的誓言》。在“韶山红”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优质教育片资源,引导4200多名党员通过线上平台主动学、深入学,80%以上的流动党员实现了线上学习。正反案例共学。充分挖掘党员身边先进事迹,以身边榜样感染、号召党员干部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以反面典型为“活教材”,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锋”狂》《溃堤的“蚁穴”》,运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人”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做实“一实践”,强化使命担当
坚持社会实践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科学组织党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促发展。促红色基因传承。依托“红色资源”深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精心打造“红色初心”“最忆韶山”等党建活动特色线路4条,发布韶山红色研学精品线路6条,通过重温革命路、红色研学游等形式,引导7000余名党员干部探索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促重点工作融合。根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和领导交办重要事项,动态调整社会实践科目,“融合式”开展实践活动。如:以“凝聚合力 靶向治旅”全员行动为契机,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能,开展旅游整治行动,整治旅游乱象,组织党员开展承诺践诺2700余人次,切实提升游客体验感,擦亮韶山“经典红色”名片。促服务水平提升。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创新开展“民情恳谈日”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开展调研走访5242人次,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为群众解决问题困难756个,切实将主题党日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