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华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深入推行片组邻“三长制”,以片长、组长、邻长为核心力量,构建起一张覆盖面广、响应快速、服务精准的基层治理网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逐步形成“片长主导、组(邻)长牵头、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泥井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村民代表会议
构建治理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创新构建“片组邻”三级联动体系,以1.5万名“三长”为支点,织就覆盖13万余户群众的立体治理网络。积极推动“三长制”与“五五”工作法深度融合,做实产业对接到户,将邻长纳入村级议事协商体系,健全民主决策机制,确保信息迅速传递和问题即时解决,让产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难题都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涔天河镇泥井村组长罗来秋通过微信、电话、上门沟通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意见,结合当地实际,带领村民流转土地400多亩,建设江华苦茶育苗基地、种植水果、建标准猪栏,带动30余户群众参与到大规模种植和养殖中来。“三长”充分发挥信息传递员、政策宣传员、产业指导员等多重角色作用,依托自身优势,精准把握群众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诉求,有效破解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产业发展的“末梢梗阻”,推动基层治理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构建起以“三长”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发展新生态。
山寨村小微企业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强化示范带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选乡贤、致富能手等优秀人员担任“三长”,让干事创业“尖刀力量”成为产业发展“最大增量”。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茶叶、烤烟、果蔬等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村民“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发展产业”的难题。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现代农业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河路口镇牛路村邻长李贻华带头养殖虎头蜂,创办合作社种植油茶470亩、水稻400余亩、五指毛桃60亩,带动了一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沱江镇山寨村邻长欧杰言投资创办湖南广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解决近百人就业,并依托山寨村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带领村民开办沱涔山庄——慢生活馆,将其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在“三长”的共同努力下,山寨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华乡村产业焕发勃勃生机,一片片果园果实累累,一座座养殖场畜禽兴旺,一个个乡村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崇江村茶业基地助力产业振兴
做实强技赋能,推进产业品牌建设。通过培训赋能,不断提升“三长”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结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邀请专家、学者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组织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现场学习观摩,提升“片长”履职能力。利用田间课堂、现场教学等方式,累计培训“组(邻)长”3000余人次,构建起一条“片长引领、组(邻)长传导、村民受益”的知识技能传授链。通过层层示范带动,让村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产业发展效能,成功打造江华苦茶、瑶珍大米、瑶山雪梨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品牌,培育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33个。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7.2万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江华苦茶获批筹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小圩壮族乡崇江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水口镇、大圩镇长山村成为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