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株洲市天元区:乡村治理的“三剂良方”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02 20:02

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铁篱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创新治理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建设集体产业,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散“人情债”的阴霾,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党群同心,让村规民约“约”出好“村风”

天元区铁篱村以党建为引领,紧密团结村“两委”,带领党员群众共同制定《铁篱村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减轻人情往来负担,让群众的幸福感得到提升。每逢村民喜事,红白理事会成员便化身“文明快递员”带着村规民约登门祝贺。村民段大叔记得清楚:去年儿子结婚时,铁篱村红白理事会派出代表既温情的送上手写贺联,又提出“三限”建议,即限酒水品牌、限宴席规模、限礼金数额。最终这场婚礼在保留传统仪式感的同时,节省开支近2万元。铁篱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姜朝希的记录本显示,村民的彩礼从“上不封顶”变成“封顶8万”,更有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零彩礼”。以前50岁、60岁、70岁都办酒席。现在,办酒席的很少了,更多是以亲友聚会的形式过生日,大操大办的酒席已踪迹难觅。在村规民约的推动下,铁篱村兴厚养薄葬,曾让村民头疼的“十万丧葬费”如今已减少了一半,机械送葬替代了人工抬棺,追思会取代了洋鼓洋号,手工纸扎别墅也已经被简易替换。数据显示,2024年铁篱村全村30场红白事省出60余万。红白喜事的“瘦身记”,把“面子消费”变成了“里子幸福”。

001.jpg

铁篱村党员群众共同制定《铁篱村村规民约》

党群共治,让“新文化运动”凝心聚力

天元区铁篱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工作方面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把主力投向基层治理骨干,通过开展特色乡村文化活动,进一步凝聚“共治”力量。2017年,铁篱村新建2000平方文化广场,内设健身器材、百姓大舞台等设施,村里成立了舞蹈队,村部有农家书屋,村民文化活动丰富,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移风易俗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减负,更深层次的是精神世界的蝶变。”村支书黄旭勋说,铁篱村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屋场夜话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村里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农民运动会上担柚子接力、扭扁担、拔河、广场舞等各种接地气的比赛项目更是让村民人人愿参与,个个喜笑颜开。“以前比谁家办酒席配好烟发槟榔,现在大家比运动会上谁家拿了奖牌!”拔河冠军周大哥说。“人情攀比”转为才艺比拼,让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更有意愿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如2024年台风“格美”来袭铁篱村时,200多名村民自发组成抢险队,攻坚克难,齐心守护家园。

002.jpg

铁篱村农民运动会中担柚子接力赛

党群共享,让“一村一品”结出“共富经”

天元区铁篱村漫山遍野的黄金贡柚,藏着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2016年,经铁篱村“两委”研究讨论决定,引进黄金贡柚,并先后成立“株洲市天元区旭森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株洲市天元区铁篱村土地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村民种植增收。经过这些年的培育和经营,村里不仅培育出了一批黄金贡柚的种植户,实现在家就近就业,村民也纷纷入股合作社,分得了新产业的红利。自2016年试种至今,铁篱村已有200亩种植规模,成功打造出“铁篱黄金贡柚”品牌。这颗“致富果”也让铁篱村集体经济三年实现三级跳,由原来的4万元上升到12万元。产业振兴反哺乡风文明,如今村里开起了村民座谈会,共谋发展之路,共享治理成果。

天元区铁篱村的移风易俗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制度创新、文化浸润、产业支撑“三剂良方”,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003.jpg

神农耘集市铁篱村“黄金贡柚”展销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