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浏阳市积极探索,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难题,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更精准、理论学习全覆盖、作用发挥扩大化。
双向共建,确保离乡不离党。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信息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摸排工作,织密组织网。联合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车站、商超、市场等流动人口密集场所张贴《致全市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公布流动党员信息收集二维码,提醒流动党员主动报告。通过定期报告集中查、组织生活常态查、“三长”队伍联户查、信息手段“码上查”、多方对比联动查等“五查”方式,广泛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全面摸排流动党员底数,确保流动党员应纳尽纳。对流动党员人数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地方,探索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目前,全市共有流出党员632名、流入党员329名,各乡镇(街道)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结合实际,在佛山、东莞、西双版纳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3个。
双向共管,确保流动不流失。流入地党组织将流动党员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同步参加日常学习、外出培训和党性教育,共享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践基地;流出地党组织在春节、国庆、农忙等党员返乡高峰期,通过上党课、座谈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假日集中学习,同时采取网络送学等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自学,实现共同教育。流入地党组织如实记录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集中培训、志愿服务等情况,并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流出地党组织在评先评优、民主评议、预备党员转正等工作中,充分听取流入地党组织意见,实现共同监督。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保障流动党员正常行使党员权利,共同关注流动党员及家庭工作生活情况,实现共同关怀。近日,北盛镇党委书记一行远赴佛山,与张槎街道党委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当天,双方即时履行共管职责,北盛镇党委书记为北盛籍流动党员讲授党课,传达浏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张槎街道与流动党员讨论确定教育培训计划,引导流动党员积极融入张槎街道党员群众生活,同步参加日常学习和党性教育。
双向共赢,确保有家更有为。流入地与流出地党组织积极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通过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组织流动党员参与政策法规宣讲、民情信息收集、义务巡防、矛盾调解、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流动党员建立两地沟通桥梁,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共享两地红色资源、先进党建工作经验,互通特色产品。流动党员积极为两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鼓励流动党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立足岗位做贡献,推动“第二故乡”经济发展。关口街道发动流动党员积极投身“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相关志愿活动,在交通引导、场内接待、现场秩序维护中主动担当。北盛镇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近3年,佛山流动党支部为家乡公益事业累计捐款30余万元,成立燕卓教育基金会,资助贫困家庭子女6名。东莞流动党支部发动湖南北盛(东莞)机械商会为家乡建设捐款近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