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全面优化选育管用工作链条 锻造担当善为干部队伍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03 17:18

近年来,宁乡市委聚焦解决干部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以正确用人导向持续激励干部队伍真抓实干、担当善为,全市选人用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更足。

根据“老中青”不同需求,精准运用激励手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干部需求,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二十条措施,进一步激活力、聚合力。一是加大职级资源倾斜。针对年龄偏大干部群体,明晰“畅通渠道、倾向基层、建立预期、加大关怀”职级晋升思路,树立既“重规则看资历”,更“重实绩看表现”晋升导向,近两年共晋升职级1123人次,充分释放了职级政策激励效应。二是突出干部选拔任用。针对中层干部群体,重点使用一批综合表现较好、担任中层骨干多年的“顶梁柱”型干部,实现“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出台一般干部考核办法和乡镇街道一般工作人员交流调配办法,对长期扎根边远乡镇、业绩突出、现实表现好,以及身患重病、夫妻常年分居等情形的30名干部通过激励关怀交流到市直、街道或近城乡镇。三是优化战略培养路径。针对年轻干部群体,注重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干部放到专业岗位历练,将一批专业能力突出的年轻干部放到综合岗位磨砺,系统培育复合型干部。深入实施“千引”计划,充分运用事业编制资源引进高素质专业化人才192名。出台中层干部管理办法,建立选调生、选拔生中层干部岗位历练机制,明确对选拔生参照选调生进行管理,近三届125名非定向回省市选调生和选拔生中层任职率达76%。

贯通“上和下”双向渠道,发挥考察考核功效。着力提升考察考核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环境。一是坚持考准考实。按照“先定规则、再议个人”的思路,实行差异化考核。针对市直与乡镇、正职与副职,建立“横向、纵向”分层分级评价机制,注重在急难险重、大战大考、中心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通过各个比对、立体成像,两年来共提拔149人,进一步使用60人,调整交流328人,实现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的深度融合。二是坚持正向激励。进一步优化重点任务贡献奖项目设置和奖金分配,将奖金分配系数由1.7提高至2.0,乡镇街道一般干部最多可拉开1.4万元的差距,实干实绩导向更加鲜明。实施教育卫健系统“全员起立、全体聘任”人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选拔、薪酬、绩效制度集成创新,培养选拔复合型领导人员225名,推动干部队伍迸发新活力。三是坚持反向鞭策。拿出动真碰硬的勇气开展市管干部甄别调整,近三年来共甄别考察科级领导干部119人。通过“近城到远城、市直到乡街”等方式,对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执行不严的33名一般干部进行鞭策性交流调整,在干部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做好“严与爱”结合文章,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坚持严管厚爱结合,让干部想为能为敢为。一是突出抓早抓小。严格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沟通机制,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及时开展谈心谈话146人次,并对55人分别进行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和诫勉,为干部选拔任用保驾护航。二是突出鼓劲撑腰。探索建立改革担当风险备案制度,健全容错纠错分析研判申诉和失实举报澄清正名机制,加强对受处理处分、甄别后免职干部的后续管理,有9人重新使用,并为10名科级领导干部澄清正名,进一步激励干部重整旗鼓、担当履职。三是突出关心关爱。聚焦基层专业力量青黄不接的问题,通过高校合作、脱产学习、封闭办学,分批次对农林水牧等专业部门一般干部开设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能力培训,去年共培训45岁以下非中层基层站所一般干部560人。建立困难干职工关爱、心理健康干预救助机制,分层级开展荣誉退休仪式,以组织温情激发干事热情。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