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有形有效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07 16:04

近年来,慈利县围绕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从动态建档、教育赋能、温暖服务、激励作为四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情”、“流而有为”,真正做到“雁行千里不掉队,风筝高飞一线牵”。

动态建档,让流动党员“远游有方”。多举措摸清底数。深入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党员亮身份、亮行动“双找双亮”行动,通过“线上数据比对+线下网格排查”方式双向发力,采取比对流动人口社保缴费信息、流动人口登记办理居住证等办法查核党员身份,集中排查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关系,同时发动“片、组、邻”三长,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摸排,动态更新流动方向、从业情况、联系方式等底数,形成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底册。多渠道推动纳管。充分用活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督促流动党员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自觉接受当地党组织管理。各基层党组织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对接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共管协议,对流动党员进行全流程管理,全县516名流出党员和37名流入党员实现了有效纳管全覆盖,实现了从“看不到管不到”到“管到”“管好”的转变。多机制提醒督促。建立预警提醒机制,对未正常参加组织生活、未主动报备个人动态的党员进行预警提醒,由所属党组织及时谈话提醒,确保管理不断档。完善双向对接联络机制,慈利各基层党组织每季度主动对接流入地党组织,核对流动党员信息变动情况,确保信息实时更新。压实县乡村“三级包联”责任制,将流动党员管理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基层党组织主动履责。

教育赋能,让流动党员“能有所长”。打造教育平台。积极搭建“互联网+”教育学习平台,依托“智慧党建”视频系统、流动党员微信群等载体,打造流动党员“指尖课堂”“口袋课堂”,精选“理论干货”“方针政策”“时事政治”进行推送,形成一批“5分钟微党课”教育素材,方便流动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推送学习内容。聚焦流动党员文化程度、职业等特点,分类设计学习内容,定期推送理论学习资料包,组织流动党员深入学习,对流动党员学习情况进行适时提醒和反馈。同时开辟“理论微讨论”阵地,定期发布红色教育视频、红色故事、家乡动态等内容,组织流动党员线上讨论交流,听取建议意见。制定成长目标。结合流动党员特点制定“三个一”学习目标,引导他们每日开展1小时学习,每季度办1件好事实事,每年为家乡献1条发展良策,推动流动党员提升能力、学以致用,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温暖服务,让流动党员“心有所属”。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结合流动党员工作地点分布,建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目前已在惠州市、深圳市、台州市建立了3个服务站点,定期组织流出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让流动党员找到“精神家园”和“心灵归宿”。建立结对联系“同心圆”。针对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不紧,归属感不强的问题,慈利县建立“多对一”结对联系帮扶机制,安排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加强日常联络,开展重大节日必访、家庭变故必访、权益受损必访“三必访”行动,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2024年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医疗报销等难题278件,促使流动党员联系党组织更主动。打通就业兴业“快车道”。全面采集流动党员就业需求,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联合人社部门、职业院校及龙头企业,围绕县域紧缺工种开设电商运营、智能制造、家政服务等20余类技能专班,推行“线上微课+线下实训”双轨教学。积极联动长三角、珠三角等用工密集区企业,定期举办“春风行动”“金秋十月”“云聘会”等招聘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一键投递、免筛直通”绿色通道。举办创业培训班39期1300多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00余万元,回引22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就业创业,真正实现“技能增值有门路、就业兴业有保障”。

激励作为,让流动党员“业有所成”。“先锋积分+荣誉激励” 树立担当作为风向标。坚持正向激励,搭建党员参政议政平台,引导党员承诺践诺,鼓励流动党员在外当好家乡品牌“宣传员”、经济发展“助推员”、志愿服务“先锋员”,引导他们积极宣传推销“硒有慈利”产品、洞溪辣椒、高峰蔬菜、杜仲加工品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发挥特长参与当地矛盾纠纷调解、应急处突、关怀老弱病残等活动,将其表现折算为党员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和评选“两优”对象的重要参考依据。实施该举措后,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活动和认领承诺践诺事项频次从年均1.6人次转变为每季度2.3人次。“反哺桑梓+爱心接力” 激活共富发展新动能。聚焦流动党员公益帮扶作用发挥,深化“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发动在外流动党员与在家乡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近3年来累计捐款捐物超12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86名,开展助农抢收、电商营销、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410余次,惠及群众3200余人次。“乡情聚心、雁阵领航”点燃示范带动强引擎。针对流动党员“融入他乡难、反哺家乡弱”的双向困境,积极构建“乡情聚心、雁阵领航”的示范带动体系,筛选160余名流动党员创业先锋,作为村级后备力量进行观察和培养,条件一旦成熟就鼓励引导他们回村任职。2021年村级党组织换届后,先后有78名流动党员返乡进入村干部队伍,其中1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为乡村振兴厚势赋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