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四个坚持”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07 16:00

2024年以来,醴陵市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基础的鲜明导向,以理论武装“铸魂”、组织建设“壮骨”、产业发展“强筋”、选树模范“塑形”“四个坚持”为抓手,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优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部署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

坚持以理论武装“铸魂”。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组织生活“规范学”。严格规范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引导和鼓励党员联系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讲授“微党课”,原则上每名党员每年至少上讲台1次,做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线上线下“全面学”。成立10支“理响瓷城”宣讲队伍,组建“美在金秋”老干部宣讲团,线下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48场次,培训党员干部4871人次。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织党员线上观看《不灭的灯盏》《致敬!以共和国之名 英雄来自人民》等党性教育片,实现党员学习全覆盖,累计培训党员干部4.1万人次。现场教育“深入学”。深度挖掘李立三同志故居、耿飚旧居、渌江书院、市博物馆、马放塘社区、茶田月色等6个省市两级党员教育现场培训教学点,为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开发枫林镇、嘉树镇、孙家湾镇的党员教育精品路线,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边看边学、边想边议。

坚持以组织建设“壮骨”。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出台《2024年市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作活动方案》,做到县处级领导基层党建与乡村全面振兴联系点同频共振,县处级领导赴联系点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为促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建强基层队伍。高质量完成村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26名,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优化调整驻村工作队73支169人,切实把想干事、能干事的人送往乡村全面振兴一线。做细网格管理。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选优配强片长1520人、组长4122人、邻长19384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面提供“微小服务”,2024年以来,271个村(社区),联系群众摸排问题数量累计872个,提供“微服务”数量累计2791件。

坚持以产业发展“强筋”。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党建效果体现在产业振兴、群众致富上。抓好顶层规划。制定《醴陵市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醴陵市2024年度集体经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以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稳步提升。2024年,全市2024年集体经济总量是8059.98万元,村均31.73万元。抓好项目建设。争取中央、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12个,资金600万元,助力沩山豆腐、湘醴茶油、官庄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隆兴坳村、将军村、东富村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000万元,推动将军村红色文旅、东富村国防教育综合实践基地、隆兴坳村“两叶一花一培”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抓好典型示范。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资源,着力在全市打造集体经济超过50万的村32个,形成一批辐射带动强、综合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

坚持以选树模范“塑形”。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推动事业取得新突破。严格选拔标准。以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度为重要依据,选树在基层党建、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枫林镇党委在抗洪救灾中冲锋在前,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覆盖各行各业。注重从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选树模范,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模范群体。退休职工李舒尤,免费教授留守儿童民族乐器长达九个年头,入选2024年“中国好人榜”。企业家赵石毛,免费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脱稿宣讲党建实践400多场,获评2024“感动湖南”年度十佳人物。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典型模范选树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激励典型模范持续发挥作用。对获评省市级以上的典型模范,纳入醴陵市“人才绿卡”数据库,享受“1+4+5”十大专享服务。通过事迹报告会、醴陵融媒体专栏等形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学习典型模范的浓厚氛围。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