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醴陵市将农村党员冬春训作为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在谋划部署上出实招,在分层分类上下功夫,在作用发挥上求实效,推动农村党员冬春训出彩出新出效。
精心谋划部署,推动党员教育实施有力有序。醴陵市注重自上而下,构建“市级统筹、镇街组织、村级落实、党员参与”的“四级联动”模式。市级统筹,“一盘棋”谋划。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党员冬春训工作,将其纳入全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清单,对党员冬训时间、内容、方式等作出安排,增强党员冬训的规范性和针对性。镇街组织,“一体化”推进。各镇(街道)结合党(工)委书记结合冬春训,组织开展“党课第一讲”,同时,指导村(社区)结合冬春训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上党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双述双评”“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如沩山镇开办“书记讲堂”,通过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上台讲党课、谈感悟、说体会、话担当。各镇街按照班子成员联村安排,加强对方案审核把关,指导各村(社区)结合产业发展、乡风文明、流动党员管理等实际制定课程。村级落实,“一竿子”到底。村(社区)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村(社区)实际,精心组织实施党员冬春训工作,全面提升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干事本领和生产技能水平。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党员冬春训工作走深走实,让党员教育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成效。
分层分类实施,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有章有法。各镇街分期分批开展农村党员集中轮训,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党员集中学习,进行兜底培训。对农村党员,邀请致富能手、科技特派员、乡贤能人、返乡流动党员骨干等人才现身说教、现场培训100余场次,积极依托红色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农业示范基地等开展实践教学800余次。王仙镇组建红色故事微党课宣讲团,深入各村(社区)讲述革命先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让党员冬春训走深走实。对流动党员,“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依托“红星云”“株洲党建”“醴陵组工”等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线上优质党课资源,打造“指尖课堂”。浦口镇安排专人做好流动党员台账管理,对不能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党员,通过“寄书送学”,帮助对接工作所在地党支部进行参学,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均楚镇组建“送学上门”小分队,做好送教上门活动,进一步扩大冬训春训覆盖面,确保“应训尽训”。
注重作用发挥,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有声有色。注重将实践锻炼融入党员冬春训,让党员在学以致用、学用互促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设岗定责搭平台。结合设岗定责、承诺践诺、“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冬春训期间,引导党员积极参加辖区内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安全排查、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李畋镇党员“三长”积极带头,结合“敲门行动”“夜巡夜访夜话”等活动,进村入户宣传惠农政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调解矛盾纠纷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深入乡村助振兴。坚持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板杉镇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邀请农技专家现场示范种植、养殖技术,帮助党员掌握实用技能,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引导党员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成长为既有实操办法、又有务实作风的乡村振兴先锋,在服务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贡献力量。服务产业助发展。结合党员的工作实际和技能特点,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党员进驻企业,深入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将企业的“发展指数”和群众的“满意指数”化作检验冬春训成效的可靠“度量衡”,让党员在助力企业“破冰突围”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