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的驻村故事丨中方县:家门口的制衣厂 织出美好“致富梦”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09 15:59

清明雨丝轻拂沅江晨雾,岸柳新绿正绾着春烟。当第一缕天光漫过黛色山峦,中方县铜鼎镇砖墙脚村已在薄雾中苏醒。鞭炮声声,红绸轻扬,砖墙脚村制衣厂正式挂牌成立,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沉寂经年的土地上破土而出。继承着传统手作的温情,又衔着现代产业的晨露,缓缓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砖墙脚村坐落在群山之中,交通不便,发展一直受到制约。两年来,共青团怀化市委驻中方县铜鼎镇砖墙角村工作队为村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党建引领强根基,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

“孩子还小,需要有人照看,想去外地打工又走不开身,在家就是围着孩子和农活转,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得操心家人和孩子的开销,想在家门口就业但是又没有地方可去。”村民陈满菊坐在自家门槛上,手里择着菜,叹声说道。

自工作队入驻以来,工作队员们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扭转工作思路,把建强村“两委”班子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走党建引领产业振兴路线。他们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赴周边县市考察调研,学习先进经验,结合砖墙脚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决定在村里创办制衣厂。

在制衣厂的创办过程中,工作队结合本村实际,精心选址、招工、洽谈合作,全程参与制衣厂的筹备与建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增强了村集体产业的“筋骨”,更提振了村“两委”的士气,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显著增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产业发展添活力,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级制衣厂成立后,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每天看着这些布料变成一件件漂亮的衣服,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村民刘银香说道。

走进制衣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一群笑容满面的“妈妈”员工们正在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她们曾是留守家中的母亲,日复一日地操持着家务,一年到头收入微薄。如今,制衣厂的成立,为她们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她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制衣厂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熟练工日薪可达150元,月薪轻松超过5000元。“制衣厂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开业初期,我们一天就能产出100件衣服,随着工人技能的提升,未来产量还将持续增长。”村支书杨满爱满怀信心地说道。

微信截图_20250409100836.jpg

“妈妈”员工们正在生产车间工作

科学生产稳舵向,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目前每天都有人来制衣厂应聘,问我们缺不缺人。现制衣厂已经和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我们打算下半年厂房面积再扩建一倍,预计总共能吸纳60余名工人就业。按照这种规模计算,砖墙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50万元。”工作队队长吴其满怀憧憬地描绘着制衣厂的未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组织工人参加培训,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确保订单稳定;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工作队队长也清醒地认识到,产业振兴不能盲目跟风。经济活动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现在制衣厂还处在起步阶段,经验和技术储备还存在不足,只能从服装代加工做起。今后工作队将带领村“两委”班子努力学习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持续吸纳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为砖墙脚村的长远发展蓄力。

制衣厂的兴起,不仅为砖墙脚村带来了就业机会,更激发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正以产业为笔,缓缓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向着“建一个项目、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奋勇前行。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