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烟洲镇:三“心”铸就村级后备力量“成长链”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14 17:38

2024年以来,常宁市烟洲镇把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作为建强村干部队伍、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入一线细心“选”、扎实举措精心“育”、培养淬炼放心“用”,着力培养一支讲政治、有素质、能战斗、敢担当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深入一线细心“选”,蓄好振兴“源头活水”

明确标准选。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重点锁定本土大学毕业生、片组邻“三长”、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人员,精心摸排村级后备力量人选。纵深到底寻。结合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和“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专题活动,由联点市领导、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领联点干部、村“两委”干部到18个村(社区)对各村党组织书记履职、“两委”班子运转、优秀人才储备等情况逐一进行摸排评估和分析研判。截至目前,已开展座谈18场覆盖700余人次,入户调研走访300余人次,全镇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34人,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67人。拓宽渠道宣。打好乡情牌,鼓励镇村干部、党员利用中秋、国庆、春节等返乡“窗口期”进行宣传动员,采取“三顾茅庐请”“政策资源引”“乡情乡愁聚”等方式上门拜访致富带头人、本土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重点人群,主动面向在外优秀人才发放倡议信,积极动员优秀乡土人才回归本土服务乡村,加大回引力度。

扎实举措精心“育”,激活队伍“一池春水”

结对帮带护航。镇党委严格按照要求,对34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67名村“两委”干部后备力量按照“1名乡镇班子成员+1名村党组织书记+1名村级后备力量”的模式进行帮带培养。通过政治上帮、思想上带、经验上传、方法上教,帮助村级后备力量强化思想素质、激发业务潜力、增强实战本领。对于廉政风险高、治理难度大、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村和难点村,坚持将问题摸清、原因摸透,切实掌握工作主动权。教育培训提能。将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全镇干部培养计划,采取入户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摸清培训需求、建立培训清单。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员网、红星网(云)、衡阳智慧党建等平台,结合党员冬春训等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同时邀请市内土专家、田秀才“进堂授课”,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全覆盖培训村级后备力量,不断培养提升其政治素质、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等能力和水平。同时,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计划,鼓励其积极参与“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力争做到应培尽培、愿培则培。

培养淬炼放心“用”,助力干事“如鱼得水”

一线蹲苗育才。坚持“育用结合”的理念,将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锻炼村级后备力量的“试金石”,根据后备力量的个人特长与岗位需求,全面推广“设岗定责”和党员服务承诺制度,设立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征集、社会治安管理、文明新风倡导、矛盾纠纷调处等实践岗位,合理安排其参与村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及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以实践锤炼提升其工作能力与实战经验。安排村级后备力量列席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使其广泛接触和熟悉村级事务,提高决策参与和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结果导向。在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组织认可、干部服气、群众满意的村级后备力量中推荐选用,切实把优秀村级后备力量用起来。推进动态监管。由镇党委“一人一档”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台账,每年度结合“双述双评”或民主评议党员对村级后备力量人选进行一次年度考核测评,及时掌握了解后备力量现实表现、风评口碑等情况。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及时将思想不成熟、工作不积极、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人员调整出后备力量队伍,并进行补充选拔,确保推选一批讲政治、讲规矩、讲道德、有本领、敢担当、愿奉献的乡村振兴人才。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