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桃江县大栗港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从思想引领、队伍建设、发展推动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进步、全面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思想引领,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以学铸魂,筑牢思想防线。策划专题讲座、党课培训、读书研讨等系列学习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老党员、先进模范讲党史、授理论。优选10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微宣讲”队伍,深入村落、学校、企业等地,以接地气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借助“微党课阵地”,累计开展专题理论宣讲62场,覆盖6300余人次,厚植党员干部思想根基。
创新形式,提升学习质效。以“332”模式深入推进“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三门功课”,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挖掘熊亨瀚、何宣等本土红色资源,结合党员冬春训、“三会一课”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依托“栗地星光”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推出栗地党员微语、“邻聚力”栏目等系列党建宣传作品,生动展现党员、干部、邻长良好风貌,充分激发大家的奋斗热情和干劲。
知行互促,推动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度融合,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党员邻长责任区,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先锋作用。在桃江大栗港资江大桥建设、防汛抗灾等工作中,党员带头捐款,冲锋在前,带动群众捐款超1700万元,成功转移安置群众360人,彰显担当作为。
聚焦队伍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优化队伍,提素质。持续强化对村级后备力量的培养和管理,动态新增22名后备力量,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落实“一对一”结对帮带联系人制度,由联村班子成员、老干部助力后备力量成长,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严格党员发展标准,优先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便民服务员、村级后备力量中发展党员8名。通过“帮带制”,让新党员和年轻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培训,提能力。通过邀请专家授课、集中培训、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村“两委”成员业务能力。2024年,累计开展各类业务培训20余场,培训村“两委”成员超400人次。在抓好业务培训的同时,注重强化政治教育,确保村“两委”成员始终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监督,树形象。不断完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通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纪律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着力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2024年,深入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4次,严肃查处违纪党员7人,全面整改巡察反馈问题283个,追缴违规违纪资金66.1万元,有效整肃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聚焦发展推动,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创新党建模式,促进基层治理“活”起来。构建“党委统揽、村党组织主抓、片组邻长参与”的治理体系,持续用好“三四五”模式、“双十条”激励措施,推动邻长主动投身矛盾化解、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工作。2024年,邻长收集并解决民情问题1058件,参与纠纷排查调解198件,化解率超98%,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
强化产业支撑,推动经济发展“壮”起来。深入挖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全镇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11.91万元,其中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大栗港镇竹产业初级加工园区已吸引6家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注重文化引领,带动乡风文明“新”起来。依托双妹农庄、栗农生态庄园等民俗文化体验场所,传承“五道茶”等民俗文化。以德茂园村、朱家村、刘家村等文明示范村为引领,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文化活动,加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建设,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截至目前,举办多种文艺活动100余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0余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