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21 22:11

近年来,醴陵市紧扣“围绕党建抓产业,抓好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探索“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干在产业链、百姓富在产业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组织建在产业链,激活产业聚合效应。创新“党建链+产业链”双链融合模式,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推动炻瓷、服饰、玻璃椒等7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组织覆盖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1+1>2”的聚合效应。嘉树镇成立炻瓷产业协会党总支,推动18家会员企业实施技术共享、订单调剂、集中采购等协同机制,促成原材料成本降低10%,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5%,炻瓷产业年产值突破28亿元。船湾镇服饰产业实施“三包一”机制(一个党组织牵头、一名党组织书记负责、一名党建指导员包联),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成立行业协会党组织,创新组织联建、党员共管、活动同办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发展集聚优势动能,助推2024年服饰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党员干在产业链,先锋引领技术革新。精准选派懂技术、善管理的党建指导员,下沉至产业链,指导企业党组织落实创新驱动政策,协调解决“卡脖子”问题。孙家湾镇派出党建指导员27名,指导非公党支部开展“五化”建设,建好建强非公企业党组织27个,推动党员在技术攻坚、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作用,实现全世界每生产3个高端陶瓷酒瓶就有1个来自孙家湾。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在研发、生产等关键环节设立党员示范岗,推动党员在产业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茶产业中,以95后“茶二代”刘维为代表的一批党员,带头推广机械化种植技术、引入现代加工技术,助推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3.2万亩,年产毛茶1000吨,茶叶总产值达1.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创业近1万人。

百姓富在产业链,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深化“产业链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创新,以产业链发展带动百姓共同富裕,形成“瓷韵文旅”“椒香万家”等多元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组织引领、产业筑基、群众共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浦口镇推动将基层就业服务嵌入党组织阵地,定期发布招聘信息、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助力企业招工,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全镇有将近1万人在本镇电瓷企业务工。明月镇玻璃椒联村党委创新“三金富民”体系(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享股金),统筹6个行政村建成2.6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32家专业合作社,其中一家为省级龙头企业。同时配套建设冷库、辣椒烘干房和加工厂,开发出剁椒小鱼干、剁椒萝卜和辣椒调味粉等多种辣椒产品,带动3700余农户户均增收3.85万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