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赫山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三长”助耕促丰收‌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16 16:31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近年来,益阳市赫山区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片组邻“三长制”,推动农村党员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为春耕生产注入“红色动能”。

做优“三大员”,精准对接解民忧

成为“先锋员”。鼓励“三长”抢抓农时备战春耕。针对农户“不敢试新技术、不敢担风险”的心理,“三长”率先试种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邻长”谭晓湖带头承包稻田1100亩,试种中安2号等新品种,在他的带动下,新技术、新品种在周边30户农户的100余亩农田内得到普及。沧水铺镇、新市渡镇等乡镇为种粮大户、农机手送奖到家、表彰先进,进一步激发农户春耕热情。‌当好“联络员”。充分发挥邻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摸排村民需求。邻长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访、调研,通过走村入户、微信群转发等方式,对各类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讲解,同时积极收集关于水利保障、农资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联系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变身“保障员”。为提升春耕科学化水平,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部分“三长”开展农技培训,“三长”们深入农田开展技术指导,通过微信群推送天气预警等各类资讯。片长牵头成立互助小组,在纠纷协调、调配协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春耕生产提供保障。今年,到田间地头开设“微课堂”500余场,受益农户超3500余人。

攻坚“三块地”,荒地转为丰收田‌

‌整治“边角地”。在赫山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三长”通过召开屋场会、入户协商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协助村民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分散的“巴掌田”整合连片进高标准农田,为全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三长”力量。‌激活“沉睡地”。针对丘陵区山塘、坡地等“沉睡资源”,“三长”们协助政府分类施策。对劳动力短缺的耕地,片长协调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代耕,签订“托管协议”,收益按比例分成;利用林地、坡地发展特色种养,配套冷链仓储和订单农业,破解“低产低效”难题。通过‌代管代种、‌特色开发等方式,鼓励“三长”带头承包山塘、坡地,发展林下经济等特色农业,盘活闲置土地。‌‌升级“低产地”。通过联解会商会收集的信息,赫山区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土壤改良行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方式提升地力。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资源分布以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推行“三联合”,春耕跑出“加速度”‌

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主导、“三长”纽带、群众主体作用。‌联企业送订单。发动邻长摸排农户种植意向和土地条件,经片长汇总后,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联合区内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行“企业+三长+农户”订单模式,按市场需求定制优质稻、有机蔬菜等种植计划,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联银行送资金。为解决部分种粮大户备耕资金短缺等问题,片长主动联系对接“金融村官”,了解最新金融政策,上门开展金融服务,缓解农户资金压力。‌联部门送技术。区级层面联合农业农村、农机事务中心等部门,广泛发动科技特派员、农机专家组建“助耕小分队”,通过屋场会、田间示范、上门宣讲等方式向邻长、种粮大户等推广双季稻“早专晚优”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再生稻“四防一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稻油轮作高效栽培等技术,助力农业产量提升。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