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把加强党员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突出阵地、课程、师资、管理“四个优化”,着力构建体系健全、富有特色、学用一体的党员教育体系,推动党员教育不断提质增效。
优化教育培训阵地,确保“育有平台”。提质县委党校“主阵地”。整合资金100多万元,对县委党校进行提质改造,维修改善办学条件,更新升级教学设施,推动党校教育培训高效运转,引进高学历(研究生)优秀青年教师3名,切实把党校打造成为党员补钙壮骨、固本培元,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串联现场培训“教学点”。依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片区联建,每个乡镇重点打造1-2个富有特色、亮点鲜明的现场教学观摩点,将浦市镇马王溪村、五果溜村,武溪镇五里洲村,达岚镇都用村,兴隆场镇五里坪村,潭溪镇大陂流村等党建示范点分片串联成线,打造县内乡村振兴走村观摩精品线路,构建“县有教育阵地、乡有学习园地、村有观摩基地”的教育培训格局。打造党性教育“红矩阵”。大力实施“红色导览标识”工程,本着“凡有痕迹都要留下记忆、凡有记忆都要留下故事”的理念,深挖泸溪铁山古渡,城南烈士公园,达岚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基地,浦市陆军监狱遗址、马王溪抗战红色墙等县内红色教育资源“富矿”,通过开展红色党课教育、红色文创征集等活动,组织党员瞻仰革命遗址、重温入党誓词、上实境党课,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党员教育“实”起来;统筹“线上+线下”一体推进,用好抖音、泸溪党建公众号、泸溪融媒党建专栏等平台,定期推送党员在线学习资料,打造党员教育在线矩阵。
优化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学有干货”。强化学思想“铸魂”。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培训计划,把“学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第一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题主线,突出抓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培训,将主体班次中党性教育课程设置占比70%以上,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强化精专业“提能”。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按照“县级抓重点、部门抓专业、乡镇抓兜底”思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专业化培训,分层分类举办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专题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持续弥补知识缺陷、能力短板、经验弱项,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七种能力”“八项本领”,提升党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强化葆本色“育廉”。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聚焦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四个方面”,下硬功、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全县503个党组织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深入集中学习,900余名党员干部认真交流研讨。认真落实作风建设优化工作,深入实施铸魂赋能、服务提升、激励增效、大抓落实、解忧纾困、正风肃纪“六项行动”,深化“六破六树”优作风,推动作风建设深化与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同频共振、互促共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强担当、善作为。
优化教育培训师资,确保“教有所长”。勤炼内功育“良师”。深入实施党员教育师资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培育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开发一批精品课程、评选一批优质党课、挖掘一批典型案例“四个一”行动,定期举办教学比武、新课试讲、备课会、学习分享交流等活动,泸溪县委党校被授予湘西州党校系统教学比赛暨精品课评选工作先进单位,《马王溪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样本分析》、《血色丰碑精神永续——解码抗美援朝英雄李代相的革命精神及当代启示》精品党课分别荣获湘西州党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拓展资源用“专师”。推行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注重把本地政治过硬、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县直部门一把手、业务骨干、科技专家等纳入“兼职”师资队伍管理,建立“党校讲师+部门领导+业务骨干+乡土人才”的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沉浸式”教学,把教育培训从“会场”搬到“现场”,对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为党员群众讲理论、讲技术、讲政策,构建“上下联动、部门互动、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工作格局。深化对接联“名师”。建立与省委党校、州委党校、湘西职院等高校名师对接“三联”机制(名师资源联享、名师课程联用、名师项目联建),先后邀请省委党校、湘西职院专家教授、部分县直单位“一把手”、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授课40多堂,对接高校举办理论学习、网络研修等各类培训班10余期,用好省委党校共享课堂,累计现场集中培训党员干部400余人次。
优化教育培训管理,确保“训有实效”。训前全方位问需“备好课”。深入开展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调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需求清单,优化师资对接,精心组织备课,精准靶向施训,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设AI赋能、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业务技能知识,着力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训中全过程管理“服好务”。严格教育培训管理,构建集中学习、实地调研、异地教学、个人自学“四位一体”模式,建立健全上级调训培训训前谈心和训后坐谈、本级调训培训学风督查、赴外培训全程跟踪管理制度。把教育培训学习情况纳入党员民主评议、干部政治体检等重要内容,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成效评估,有效传导学习压力,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严肃性、实效性。训后全员化感悟“分好享”。建立党员教育培训述学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组工讲堂等载体,结合教育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沙龙、经验交流、读书分享,让参训党员畅谈培训所学、所悟、所得,把培训中汲取的知识和技能向其他党员分享交流,推动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全面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