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三级联动破难题四维课堂见真效
——桂阳县探索党员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严格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推进改革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桂阳县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党员满不满意”为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制定《2024—2025年度农村党员冬春训工作方案》,以“锻造靠得住、顶得上、过得硬的先锋队伍”为主线,打造“四维课堂”,创新构建“三级联动、四维课堂融通”教育体系,推动全县22个乡镇(街道)、1.8万名党员受教育、长才干、聚合力、促发展,以小切口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三级联动强闭环,上下贯通抓落实
三级联动是保障,桂阳县坚持训前重调研,训中求实效,训后抓延伸,做到县级统筹、镇级创新、村级实践,形成“参训——实践——再提升”闭环,杜绝“上热下冷”。县级部门顶层设计,破解“统筹难”。全县“一盘棋”,县委组织部统筹制定冬春训方案,明确“理论铸魂、实践强基、服务惠民、机制固本”四大目标,举办县级示范冬春训培训班,指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制定子方案,形成“一镇一品”特色。资源“全域整合”,整合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田间课堂等资源,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师资、课程、阵地高效利用。镇级党委一镇一品,打破“枯燥学”。22个乡镇(街道)结合产业、文化量身定制冬春训子品牌。创新课堂,让教育“活”起来。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将党课与本土文化、实践场景深度融合。一线实践,让成效“实”起来。各地将培训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民生一线,以实践检验学习成果。云端赋能,让覆盖“广”起来。针对流动党员参训难题,桂阳县构建“线上+线下”全域学习网,通过现场直播、录播视频确保外出党员应训参训。村级实践党员带头,避免“走过场”。各乡镇(街道)依托集中培训成果,通过设立特色实践平台、深化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学用转化直抵基层末梢。荷叶镇创新“荷美红色集市”,设置先锋影像展、微心愿认领等6大主题摊位,党员带头献血1.72万毫升、认领留守儿童心愿64个;欧阳海镇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发动13个村党组织围绕当前中心工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党员开展参观欧阳海故居红色教育基地、人居环境整治宣传、中药材种植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400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了以学践行、以学促干,有效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实效。
四维课堂接地气,学用转换求实效
课堂是关键,在三级联动的机制保障下,桂阳县一体化推进“桂在交流”系列课堂,打造“固定课堂铸魂、趣味课堂聚力、流动课堂赋能、空中课堂拓面”教育体系,实现从“带着本子来”到“带着法子干”的质变。
固定课堂夯基——阵地提档、对标示范。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提质改造工作,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合理建设党员活动场所,坚持区域统筹、资源整合、同步推进原则,充分盘活利用改造农村礼堂、机关事业单位闲置会议室,设计打造能容纳至少400名党员以上的集中学习场所,着力构建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切实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用“主阵地”这一硬件支撑,解决党员教育培训中党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趣味课堂破冰——互动参与、乡音聚力。“政治生日”强党情:各乡镇(街道)为3月入党的260名党员发放“初心”贺卡,嵌入入党日期与先锋事迹,老党员胡美善手持贺卡哽咽道:“这张卡片让我想起1965年入党时的誓言,这辈子都要对得起‘共产党员’二字!”“桂在交流”接地气:全县冬春训共邀请80名优秀党员现身“‘桂’在交流”环节,培训会主持人化身“穿针引线人”,与优秀党员代表,通过现场访谈和视频连线进行三方互动,用身边榜样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让经验交流更生动:有90后片长分享在“四类乡村”建设上探索出“积分制管理”的实招;有70后组长致力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精心筹备举办首届“村晚”;还有远在外地的流动党员进行视频连线,敖泉镇连线“本土”世界举重冠军、党员张旺丽,她说,“举重台上的抓举与挺举,就是我们新时代‘抓党建’与‘挺脊梁’。抓党建就是要像锁定杠铃那样扣紧理想信念,绝不让思想脱手滑杠;挺脊梁,就是要像上挺发力那样直面困难,用共产党员的钢筋铁骨撑起千斤重担。”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肌肉的隆起,而是信仰的凝聚,她的分享让全场党员同志热血沸腾。参训党员直呼“土话讲课,一听就懂”。鹿峰街道建立“桂在交流——鹿峰讲堂”常态化机制,定期邀请优秀街道、村(社区)干部分享经验。“趣味问答”激活力:结合本地特色文旅、农业产业,设计“趣味问答”,现场巩固专题辅导、党史、基层治理务实等知识,共发放奖品350份,答题正确率提升至88%,党员反馈:“明年还这样搞不啦?这次培训就像给咱脑子装了个工具箱,以前干活摸不着门道,现在打开全是能用上的家什!”
流动课堂送教——一线送课、微课铸魂。师资库下沉服务:更新升级“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桂阳县党员教育师资库已公示60名,囊括科教文卫各行业,各地通过师资库,为不同的培训需求匹配合适的师资,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县委党校老师到培训现场给党员同志讲述了家门口“夜宿梨山,秋毫无犯”“双百人物”欧阳海和革命烈士邓三雄的红色故事,年轻党员邓海玲激动地说道:“以前总觉得红色故事遥远,原来英雄就在家门口!”红色微课润心:2024年拍摄的微党课《邓三雄——铁血壮歌为信仰》和《欧阳海之歌——壮举原本皆血性 感天动地铸丰碑》,通过“红星桂阳”公众号展播,老党员李桂芳观看后感慨:“微党课虽短,却让我想起当年入党时的热血!”
空中课堂拓面——云端赋能、指尖学习。针对流动党员参训难题,桂阳县构建“线上+线下”全域学习网,借助“红星桂阳”微信公众号强辐射,各地结合实际,普遍采取“1个主会场直播+N个分会场连线”的云课堂模式,实现全体农村党员的“同屏共学”。并开设专栏为全县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推送党务知识、冬春训动态,开展冬春训案例展评活动,组织1.2万名农村党员对所辖22个乡镇(街道)冬春训工作开展评比投票,形成浓厚氛围。
本土资源活形式,文化润心促振兴
本土资源是灵魂,桂阳县以“红色基因铸魂、乡音乡情聚力、文化实践赋能”为核心,融合方言、党建主题摄影展、本地红色资源微党课和红歌元素,创新打造“光影展风采、文艺传经验、文俗颂先锋”三位一体文化矩阵,将党建工作与群众文化深度融合,让党员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光影定格党建风采,多维展现红色底蕴 。举办“党旗映桂阳”主题摄影展,面向全县征集党建主题作品120幅,精选《同过政治生日》《有一种担当叫作“逆流回村”》《瑶汉一家亲》《“长者食堂”里的“幸福时光”》等80幅作品在各乡镇(街道)冬春训集中培训现场进行巡回展出,覆盖22个乡镇3.2万人次。老党员李桂芳在《初心如泉》组照前驻足良久:“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年轻时修水渠的岁月,党员初心不改、党的精神代代传!” 本次冬春训以“坚守初心”为轴,制作《桂阳县2024年度党建纪实》系列微纪录片22部,本土红色故事微党课2部,通过展播各乡镇(街道)年度纪实影片带领广大农村党员回顾各自2024奋进足迹,以可视化成果唤醒党员身份认同,青年党员王磊感叹:“镜头里的榜样,就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文艺搭台传经验,鲜活传递党建智慧
本次冬春训创编情景剧《党性在化解百年纠纷中闪光》《四水支书传经验》、小品《一村一品“薯”光行动——宜福村致富密码》、三句半《“荷”香四溢》《仁义赞》、快板《樟市美》《快板声声赞方元》等原创节目24个,将党员调解邻里纠纷、积分制管理推进“四类乡村”建设等案例搬上舞台,将各村(社区)的振兴实践化作乡音交响,将基层减负赋能、党纪党规等举措编成顺口溜,现场党员群众跟学跟唱,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升,村民张清华参演后感慨:“用节目讲工作,既生动又易懂!”乡土艺术,让政策宣讲“声”入人心!
文俗传歌颂先锋,党群共谱振兴曲
非遗文化融党情:桥市乡联合本地非遗传承人,将党员事迹融入传统剪纸艺术。“半条被子”“夜宿梨山”等红色故事剪纸作品渐次展开,纸上的镂空线条化作时空隧道,将党员们带回烽火连年的革命岁月。老党员们看着红军事迹被剪成窗花,激动道:“剪得真像!当年红军路过梨山,宁愿饿肚子也不摘老百姓一个梨。看着这剪纸,就跟看见当年的红军一样亲!”白水瑶族乡将瑶族武术编入矛盾纠纷调解,结合瑶族长鼓舞、瑶族刺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现场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培训现场“瑶味”十足。红歌快闪聚民心:太和镇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开展红歌快闪活动,在培训前打鼓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拍摄短视频全网传播,单条播放量破10万次。
桂阳县冬春训实践表明,党员教育需紧扣“实效”核心,通过体系化设计破解碎片化问题,通过本土化创新打破形式桎梏,通过长效化机制避免短期化倾向。下一步,桂阳以冬春训为契机,继续深化“四式课堂”,推动党员教育从“集中训”向“常态育”升级,让红色基因在实干中焕发时代光彩,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桂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