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市武陵区就如何解决流动党员来去难掌握、教育难落实、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不断摸清情况底数、完善教育管理、落实服务举措,推动全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流动党员不失联。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动态更新机制,明确专门力量分层级负责,多方查核党员身份,推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集中开展流动党员排查行动,通过网格入户查访、单位开展自查、数据分析比对等方式,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变动情况,形成自下而上的流动党员信息基础台账。指导基层党组织运用好数字平台,做好流出、流入党员登记,加强流动党员“双向报道、双向管理”。压实管理责任,理清党组织关系,与外出6个月以上、在异地定居或有稳定工作的流动党员交流谈心,了解个人意愿,积极引导、帮助转接组织关系并动态更新信息台账,对联系人、被联系人、联系时间、联系内容等进行登记管理,做到流入有记录、流出有备案,确保对流动党员全链条跟踪管理。
优化教育服务,确保流动党员随时学。常态化抓好教育培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流动党员教育的必修课,引导流动党员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实时推送相关学习内容,向流动党员提供日常学习资源。用好“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最后一公里”。依托网络平台等载体,整合流动党员微信群、公众号、“云党建”等各类线上平台,及时发布学习资料3300余份,引导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
持续跟踪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有作为。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与流入地、流出地基层党组织定期互通流动党员日常表现、思想动态等情况。紧扣时间节点,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途径,组织开展上门送学等活动330余次,提高流动党员参学率和活动丰富性,实现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培训不断线、思想不落伍。加强关心关爱,慰问困难流动党员家庭,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实际困难。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协调人力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积极做好各类就业创业服务,让党支部真正成为流动党员的“心中依靠”。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人脉资源、信息优势,积极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凝聚思想智慧,聚集发展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