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州市冷水滩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不断提升公务员履职能力水平,从“科学招录、高效管理、激励保障”三点上下功夫,着力打造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抓实“科学招录”,壮大公务员队伍力量。聚焦人岗相适,突出精准招录。立足中心城区定位和“一主一特”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冷水滩区发展实际和用人单位需求,科学制定招录计划,实现招录计划与区域发展战略规划、重点产业布局需求精准匹配。近三年,全区累计招录公务员111人。通过合理设计专业、性别等岗位要求,招录经济管理类、农工融合类、法学专业类等急需专业公务员比例达77%,补齐了专业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聚焦政治标准,突出精细考察。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融入公务员考录各方面全过程,在政审考察环节,采取个别谈话、座谈、查阅档案、与考察对象面谈等形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度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核实考察对象报考资格条件和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碰到特殊情况递交部务会集体研究决定。聚焦试用环节,突出精心管理。严格执行《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新录用公务员管理。完善导师传帮带培养机制,要求各单位明确1名班子成员作为新录用公务员的结对导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试用期公务员快速转变角色、融入工作环境。坚持“平时考核+日常监督+期满考核”相结合,严格执行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退出制度。2025年,在试用环节取消录用1人。
结对导师帮带新进公务员开展入户调查建房工作
抓实“高效管理”,夯实公务员队伍根基。完善管理制度,突出实践锻炼。针对不同类型公务员,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岗位交流、激励保障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制定《冷水滩区职级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作用发挥和管理监督。健全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机制,实施年轻干部“墩苗计划”,有计划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学习培训,不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强化数字赋能,实现智能管理。推进“大数据+公务员管理”,做好公务员管理信息统计系统日常更新维护,对全区1600余名公务员实现全周期、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精准比对公务员人事档案中的《公务员登记表》《档案专审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实现公务员管理信息统计系统与干部信息系统的数据高效同步。充分运用公务员信息库人员数据查询、筛选、统计等功能,为公务员招录、干部提拔、职级晋升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深化干部调研,科学识人用人。结合政治建设考察,每年对全区90多个正科级单位开展1次干部调研。通过深度访谈、资料收集、实地查看等关键环节,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调研考察,全面掌握全区公务员履职情况和现实表现。将调研成果做为公务员提拔重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以深度识人保障科学用人。近年来,通过干部调研发现表现较好公务员380余人,提拔重用301人。
2025年4月对全区正科级单位开展政治建设考察及干部调研工作
抓实“激励保障”,增强公务员队伍活力。优化考核运用,注入干事“强心剂”。建立公务员“日常考核+年度考核”立体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明确将年度考核结果做为公务员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待遇保障的重要依据。树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正确导向,有效激发全区公务员创先争优的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热情。2024年,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全区公务员嘉奖413人,记三等功89人。畅通晋升渠道,用好正向“激励棒”。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冷水滩区公务员职级晋升方案》。充分结合政治素质、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年度考核等各方面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公务员进行职级晋升。2024年以来全区为表现优秀的公务员晋升职级240余人。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大抓基层的精神,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管理干部晋升权限下放工作,鼓励引导乡镇(街道)公务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2024年权限下放以来,已为该类人员晋升职级13人。强化待遇保障,提振干事“精气神”。认真落实乡镇工作补贴、乡镇差异化补贴等政策,保障全区9个乡镇在岗公务员及区级机关派驻乡镇6个月以上公务员的待遇落实。建立补贴发放台账管理制度,将所需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补贴精准发放、及时到位。2024年审批发放上年度差异化补贴77万余元,基层公务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