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雨湖区:聚才融智筑高地 产才共舞促发展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21 22:13

近年来,湘潭市雨湖区深入实施“智汇雨湖”强区工程,立足辖区科教地缘优势,推动产学研创新融合,区域活力全面激发,成功实现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的精彩蝶变。

机制破冰,构建产才融合“三向奔赴”新格局。机制创新优保障。成立全市首个正科级科技管理服务事业单位雨湖区科技发展中心,紧扣“科技-产业-金融”关键环节,加速构建高水平循环体系,为人才作用发挥、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积极探索“编制在高校 服务在企业”雨湖模式,升级“揭榜挂帅”2.0版本,成功推动颜渐德、伍泽广等30名高校专家到企业开展精准科技服务,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协议联动破藩篱。强化校地企“共同体”意识,持续深化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人才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与中南大学等高校签署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促成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院所与湖南裕能等25家企业达成40项合作,实现了高校科研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联建共建强纽带。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红润雨湖”党建共建品牌,推动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先锋街道党校成立“联盟讲师团”,工贸中专、湘潭技师学院在环北南苑成功打造社区学校,友好促进产学研合作在基层的深入开展。

柔性引才,打造人才流动“旋转门”新模式。院士领衔攻坚。成立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首批吸纳5位高校专家作为咨询委员,同时设立银发人才工作站,搭建起高端智力“外脑库”。在湘潭大学王先友院士、湖南科技大学王海桥教授的牵线搭桥下,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矿山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应急管理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功落地雨湖,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特派员下沉赋能。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科技人才专业特长,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选派46名科技特派员入驻生产一线。其中农业科技领域培育出一批雨湖特色地方品种,沙子岭猪、九华红菜薹、湘潭矮脚白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雨·湖蔬鲜”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上升。专员护航成长。出台《雨湖区科创专员管理办法》,首创科创专员队伍,建立与企业、高校院所的常态化联系机制,探索形成“分片包干+项目跟办”的精准高效服务模式。2024年,科创专员积极作为,联络拜访华润电力、亿纬锂能等100余家企业,收集投资线索50余条,成功签约引进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生态赋能,培育协同创新“热带雨林”新场景。成果转换就地化。深度推进产才融合,积极开展“校友回湘”等活动,成功引进钠能时代、超威电池、林特科技等20余个亿元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其中超威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达21亿元。首批实施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电化研究院、裕能研究院实体化运行,湖南高校雨湖成果转化基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公共实验平台将启动建设,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校地企融合特色化。用好“揭榜挂帅”“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平台,以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人才双向交流等方式,紧密域内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形成具有雨湖特色的校地企融合发展新模式。服务平台集成化。立足雨湖平台优势,加速构建一中心、一公司、六平台运行模式和链站融合模式,雨湖高新区众创空间成功升格省级众创空间,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孵化,400余家企业主体进驻,带动就业500余人。高标准建设潇湘要素大市场雨湖区工作站、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近百场科技创新活动,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