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住一体小区中,商业与居民的矛盾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点。商业活动带来的喧嚣、人流物流的繁杂,与居民对安静、舒适生活环境的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商业的持续发展。一系列痛点和难点问题也摆在面前,如何在满足商圈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
针对这一系列难题,长沙市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盛世路社区探索了一条“红色合伙人”商居联动新途径,耦合商居共融多元力量,构建商居共融幸福邻里。
强化党建引领,把“红色合伙人”请进来
湘江世纪城是湖南省最大的物业楼盘,方圆荟购物中心处于湘江世纪城南端,是开福以北的核心商圈。富湾国际等居民苑区与方圆荟购物中心毗邻而建,商业裙房与住宅主楼未完全剥离,随着商业的发展与居民入住率的提高,“商住一体”开发建设模式的矛盾愈发凸显,停车、噪音、油烟等问题,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商居矛盾。
“如何搭建商户和居民共同沟通的桥梁”“又如何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盛世路社区党委经过一系列思考,建立以社区党委为“引领者”,小区、企业党支部为“主导者”,党员、居民、商户为“建设者”,结对共建部门为“助力者”的世纪城商圈“红色合伙人”平台,152名商居志愿者,38家商户签订“红色合伙人”协议,建立起“商居联盟”,联动社区、商区、小区等多元主体,采取“网格分类管理+商居联动”的形式,通过联谊、沟通、报告、激励等运行制度,实现商居对话、关怀、协商,形成“党建引领,商居共融”的新格局。
对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公益活动的商户和志愿者,根据积分规则,向优质商户颁发“党组织推荐示范店”门牌,帮助商户在居民微信群、户外广播等平台开展推广,优秀志愿者可通过积分兑换商户提供的健身房月卡、奶茶券、电影券、霸王餐券等消费券,用“小积分”激活基层治理“大动能”。同时,将优秀的社会力量进行培养,向党组织靠拢,成为社区坚实后盾力量。
注重互联互动,让“红色合伙人”干起来
有了沟通平台,如何增加居民对商业的认同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户外广场外,整个小区里都没有合适场所,舞蹈队排练下雨就在车库,天气好就去户外”。
建活动阵地。为缓解小区居民活动阵地缺乏问题,社区党委以世纪城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串联商圈企业建立N个共享式阵地,例如联合世纪金源物业建立“红色学堂”、联合沃美影城建立“红领影吧”……
办社区教育。有了阵地,社区党委联合优质商户资源开办“党群商”学院、“益童成长”青少年课外教育实践学院、企业学院等,针对“一老一小”、企业职工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公益课堂,为各类群体提供业余时间提高精神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的平台。
“‘党群商’学院是社区为我们老年群体举办的,我参加了模特、舞蹈、唱歌课,由辖区教育机构的专业老师授课,让我们在家门口能够掌握专业的文艺培训”,社区居民谢姐说。只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活动,即可免费入学。
行社区公益。商居联盟共同打造“公益润无声”和“一座城帮扶一个村”两个公益项目,前者由商户定期开展亲子跑步、邻里生活节、棋牌比赛、义剪义诊、慰问特殊群体等各类活动;后者链接商居群众齐心参与,为湘乡市金薮乡、湘西莫戎镇等农村学校儿童捐款捐物,惠及上百家庭数千孩子。
通过双向互动,加深社区与商圈的文化融合,增强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为商圈提升人气。同时,激发商居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区治理的热情,促进商居共融。
协同治理矛盾,请“红色合伙人”担起来
居民难耐“油腻”,三天两头投诉,而商圈内的餐饮企业也是有苦难言。尤其是川菜、湘菜馆子,离不开猛火爆炒,时间久了,不管怎么清洗整改,都很难达到排放标准。方圆荟购物中心里37个餐饮门店油烟管道排口,集中在商场楼顶排放,贴身而住的700余户居民长期深受油烟异味和噪声困扰。
如何在油烟排放上,既满足人居环境要求,又最大程度保护营商环境?盛世路社区商居联盟多次通过合伙人例会、商圈人才咖啡沙龙等形式,以问题为导向,联动开福区城管局、生态环境分局、方圆荟商管,开展“合伙人+油烟绿岛”项目,探索推出餐饮油烟集中治理新路径。合伙人方圆荟商管担当起企业社会责任,出资280万元,对油烟排放实施“餐饮门店一级达标净化,企业二次集中净化”改造,通过将购物中心的37个油烟管道排口集约成13个,在排口加装油烟净化器、活性炭箱,进静音房进行二级净化,并借助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实现颗粒物排放和噪音降低逾50%。
“合伙人+油烟绿岛”项目推出以来,社区油烟异味、噪音等投诉量同比下降100%,商家、居民皆大欢喜。近年来,社区通过商居联盟对话,鼓励居民参与商圈的规划和管理,共同开展“合伙人+交通治理”“合伙人+外墙脱落治理”“合伙人+广场管理”等项目,通过项目赋能,共商商居共融发展大计,破解一系列商住一体小区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