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银龄人才”二次开发

文章来源: 红星云  时间: 2025-04-21 18:44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让“银发族”继续发光发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保靖县与株洲市荷塘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通过“银龄人才”二次开发,激活“银发动能”。他们以制度为引擎、以服务为抓手,将“银龄智慧”转化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强劲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解码他们的实践经验,感受“夕阳红”如何点亮发展新图景!

保靖县

保靖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引擎,推进“银龄人才”二次开发,系统打造“精准识别——价值转化——长效赋能”全链条开发制度,充分激发“银龄”活力,绽放“银龄”风采。

建库搭台精准识别,推进人才集聚。出台《老年人“精彩银龄”行动实施方案》,精准摸排、对接全县退休或临退休人才,外地“银龄”专家等,采用自主申请、单位及社区推荐、定向邀请等方式挖掘一批讲政治、有情怀、精业务的“银龄”队伍,建立“银龄”人才信息库。创新“专业特长+需求画像”双轨匹配模式,深度调研乡村发展需求,形成涵盖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的需求清单,精准遴选118名涵盖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稀缺型退休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等入库,结合专业特长纵向分类,根据乡村需求横向流动,形成精准化“银龄人才图谱”,实现供给端与需求端精准链接。

作用发挥价值转化,激活人才潜能。充分发挥“银龄”人才特长,组建10余支“银龄耀酉水”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助医助教、科技惠农等活动20余场,惠及群众4000余人次,持续打造“五个走进”“沃土小黑板奖学金”“好家风家教家训”“新时代十佳青少年”等品牌,累计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和孤儿、残疾儿童8000人。充分发挥“银龄”人才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优势,引导其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基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以“村(社区)党组织+三长+老干部、老党员”工作模式为抓手,860名老干部、老党员在村社区担任“三长”,参与家风传承、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服务群众42000余人。创新“银龄导师”传帮带,每名“银龄”人才通过团队领衔、师徒结对等方式帮带不少于3名中青年人才,建立331对帮扶对子,培育人才梯队。县老科协志愿服务队80余名老科技工作者驻点联系丰德农业、福勇生态牧业等15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下乡,三年投入五十万元补贴及物资,带动2000余户农户收入增长。

多维关爱长效赋能,营造人才生态。实施“银龄安康”工程,试点推行医养结合助老模式,将“银龄”人才和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党员纳入医养中心服务平台,提供助医、助餐、助急等“六助”服务,落实薪资待遇、健康体检等待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银龄人才”制度,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定期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银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全县各级累计走访慰问3000余人次。实施“最美银龄”行动。搭建建言献策平台,充分利用“七一”、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点,组织开展参政议政、咨政座谈会等推动“银龄”人才对县域发展提出“金点子”。树立“最美银龄”典型。注重深入发掘、积极推介、广泛宣传银龄人才先进典型,将银龄人才优先纳入各级离退休干部先进典型评选推荐对象。“保靖黄金茶之母”张湘生退休后致力于突破黄金茶繁殖与种植技术瓶颈,培养茶叶“土专家”1.3万余人,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


株洲市荷塘区

株洲市荷塘区持续擦亮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引导老干部为全区发展贡献“银发”力量、展现“银龄”担当。

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号召力。采取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办法,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级党建网格,小区党组织组建工作实现全覆盖,成立262支小区幸福邻里志愿服务队。积极破解辖区长江车辆厂、株硬集团等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移交难题,将4000余名退休党员就近编入居住小区党组织,并按党建、科技、法律、文化、医疗卫生等进行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建立银发人才“资源库”。

创新活动载体,提升战斗力。在“我的荷塘”APP增设“荷塘志愿”专属版块,实现线上志愿服务报名、组建队伍、寻找组织等全流程管理。依托“小区学堂”品牌,组织老党员志愿者面向基层党组织开展红色宣讲、司法援助、法治宣讲、健康义诊、休闲娱乐等实践教育活动520余次。拓宽志愿服务路径,积极引导离退休党员参与老旧小区改造、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三长”推选等工作,形成了“周建国511工作法”“珊珊红管家”等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治理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示范型志愿服务组织。茨菇塘街道小茨微檬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老党员常态化开展上门探访、心理慰藉、送学上门等服务,及时了解老党员的现实需求,传递组织关怀。

整合阵地资源,提升凝聚力。用活“三供一业”移交资产、物业用房、楼栋架空层、公共休息区、业主捐赠等阵地资源,在全区构建“1+16+N”全域阵地建设模式,建立以区本级“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为引领,16家村(社区)“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为重点,小区党群服务站为基础的活动阵地网络。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在天鹅湖公园内齐力打造集办公、展示、活动、礼遇褒奖、积分兑换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志愿者之家”,此阵地逐步成为志愿活动开展、休闲娱乐、分享交流、展示风采、发挥作用的“银发港湾”。

强化激励关怀,提升向心力。以“最美邻长”“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选树为抓手,充分运用主流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推广田颖、赵光辉等优秀老党员的事迹,推进示范引领。持续擦亮“荷塘常青树”老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落地实施,给予优秀志愿者精神和物质激励。在春节、“七一”等重大节点,发动各级党组织在全区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关心关爱身处志愿服务一线的老党员、老干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现实困难。2024年,共走访慰问老党员1580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110余万元。

从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到社区治理的暖心服务,银龄人才用经验与热忱编织出社会的温度,用行动诠释了“退而不休”的生命力。借鉴经验,解锁“银龄”潜力,让“银发动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