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省委组织部“田间课堂”走进“千年古镇”衡阳县渣江镇,围绕渣江米粉的文化魅力和产业发展,通过“课程讲授+实地参观+讲解答疑”的形式,为当地80名村党组织书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带来一堂“米”足珍贵的产业发展课。
解“米”历史探文脉
“渣江米粉,呷的是乡愁,品的是文化。”
“渣江米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入了渣江这片山水的灵秀,融入了渣江这方人文的底蕴……”
“渣江人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渣江米粉这个‘小家碧玉’华丽转身,声名远播。”
……
在理论授课环节,渣江米粉产业发展顾问罗平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渣江米粉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课堂上还不时穿插鲜活生动的小故事、小例子,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渣江米粉也愈发感兴趣。
“原来只觉得渣江米粉的口感和味道格外出众,今天听了课之后才知道‘细’米粉里面也有‘厚’文化,‘小’粉团里面也有‘大’产业”,樟树乡樟树坳社区党员致富带头人肖启波听完课后高兴地说。
指点“米”津传经验
理论授课结束后,学员们来到湖南渣江米粉产业有限公司参观学习,现场深入了解渣江米粉制作工艺流程。
“这个米粉是如何保证它的新鲜度的?”
“米浆搅拌的温度如何掌控?”
“你们这条生产线的日产量有多少?”
……
“为保证鲜粉凌晨送达,所有原料需在前夜完成淘洗、发酵。”“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米浆活性,但核心的‘摩擦搅拌加热’工序仍需老师傅凭经验把控黄金温度。”“这条日产4万斤的现代化生产线,既保留了渣江米粉‘透如轻纱’的传统口感,又将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对于学员们踊跃提出的各种问题,现场讲解员耐心倾听,逐一进行了答疑解惑,为学员们传授了渣江米粉的制作经验。
“粉”勇当先谋振兴
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田间课堂”收获颇丰,既充分了解到了渣江米粉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看到了渣江米粉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深加工方向高速发展,更为他们带来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规划。
“这次田间课堂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我们天天都在吃的米粉也有它的发展诀窍,我可以把这些经验带回村里,为集体经济项目发展谋划新方向”,台源镇长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凌平原说。
近年来,渣江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米粉产业三产融合,鲜米粉当日配送覆盖省内市场,干米粉冷链直达珠三角,即食米粉即将上市突破地域限制。未来将打造万亩“米粉稻”文旅融合新产业,新建电商直播基地培养新农人IP,冲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用根根“银丝”织就致富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