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把做实农村党员冬春训作为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重要抓手,坚持需求导向,创新方法载体,培训农村党员11万人次。基层党员纷纷表示,这次冬春训内容很丰富,形式很接地气,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突出系统推进,让冬春训训之有“序”。坚持上下协同,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街道)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推动冬春训有序开展。一是全流程示范。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分别选取1个基础好的乡镇(街道)举办农村党员冬春训培训示范班,先后组织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党员教育工作负责人和乡镇(街道)组织委员200余人全程观摩学习,为乡镇(街道)集中培训示范打样。二是全方位指导。县级组织部门对乡镇(街道)培训方案的主题设置、培训内容、方法载体、组织领导等进行审核把关,并派人现场指导具体实施工作;联村县级领导、驻村乡镇(街道)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负责指导村(社区)分头抓好兜底培训,确保组织规范、应训尽训。三是全要素保障。坚持市县乡三级统筹联动,从经费、师资、课程等方面为开展冬春训提供有力保障。下拨市管、县管党费230余万元用于冬春训工作,聘请632名党员干部、党校教师、乡土人才等担任乡镇(街道)党校教师,开发《一颗红心永向党》等红色精品课32堂。
苏仙区许家洞镇党员冬春训乡镇党委书记讲党课
突出改革创新,让冬春训训之有“味”。坚持“一乡镇(街道)一主题”,灵活运用讲授式、研讨式、互动式等培训方式及信息化手段,增强冬春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红色课堂”铸魂。发挥郴州红色资源优势,将重温入党誓词、学唱红色歌曲、聆听红色故事、过“政治生日”等活动融入冬春训,组织党员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和“夜宿梨山”故事发生地、“第一军规”纪律文化中心、711矿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7.9万人次,县级党校送红色党课下乡206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讲微党课158堂。二是“榜样课堂”立标。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市共评选表扬优秀“三长”、“公益事业热心人”等各类典型4710名,举办“我是党员我来讲”等榜样微分享会198场次。如,桂阳县开设“桂在交流”环节,视频连线世界举重冠军、党员张旺丽等桂籍知名人士分享感悟体会32人次。三是“文艺课堂”提鲜。坚持寓教于乐,将冬春训与红色文艺作品创作相结合,创编《四水支书传经验》《一村一品“薯”光行动》《小杨入党记》等情景短剧、快板、小品79部,举办红色主题摄影展、剪纸作品展等活动30余场次,让冬春训变得鲜活有趣、易于接受。四是“线上课堂”扩面。对流动党员人数多、集中培训难度大的乡镇(街道),推行“主会场直播+分会场连线”云课堂培训模式,引导党员扫码参学,课后推送录播视频,全市线上直播累计观看28.9万余人次,覆盖外出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2.1万人。
桂阳县敖泉镇籍奥运冠军、党员张旺丽为参训党员分享心得
突出训用结合,让冬春训训之有“效”。坚持以训促干,把冬春训与推进乡村振兴、密切党群关系、优化基层治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培训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一是促产业兴旺。把冬春训课堂搬到田间、车间、林间,邀请科技特派员、致富能人、“土专家”、“田秀才”等现场教学,开展中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电商等产业知识培训320余场。如,北湖区华塘镇创新开设民宿管家、电商达人等5个实战小班,采取“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实践操作”的模式,帮助党员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二是促服务为民。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林邑先锋·‘郴’心服务”行动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引导党员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3万余个。三是促治理有效。把纠纷调解、灾害避险、应急救援等纳入冬春训,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如,嘉禾县珠泉镇通过情景模拟、以案释法等形式,提升党员矛盾纠纷调解能力;资兴市汤溪镇组织党员开展应急避险知识培训,着力构建“乡村一体、‘三长’包联、党群同心、平急结合”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