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丨溆浦县:以文旅建设高质量发展 答好乡村振兴“新时代考卷”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4-27 16:24

近年来,溆浦县北斗溪镇以“强文旅发展,促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坚持在“举旗定向、聚气汇力、突破裂变”三个方面下硬功,有效探索出一条答好乡村振兴“新时代考卷”的解题思路,全力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北斗溪镇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乡镇、全国文明村镇、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等70余项荣誉。

举旗定向,向高而攀,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镇党委班子坚持着眼全局,因势而为,注重在工作规划中谋高、谋远、谋细,把准强文旅促振兴的脉搏。党委高度重视。镇党委以“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为题,定期进行部署讨论,将议定事项责任到人列入重点工作任务表,形成党委书记抓总,分管领导主抓,其他党政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机制,组织各村书记、乡贤能人、在校大学生召开发展恳谈会,统一思想、听取建议,在全镇营造抓文旅促振兴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调研。明确调研方向及调研对象,安排人员以走村、入企、进户的方式对全镇情况进行梳理,形成《北斗溪镇产业调研报告》;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怀化·溆浦站)实践活动为契机,形成《北斗溪镇文旅发展调研报告》;结合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要求,形成油垅、茅坡、坪溪等10个重点村情调研报告。全面规划设计。为突出民族地区文化特色,镇人大会通过《关于实施新建建筑外观花瑶风貌特色装饰的决议》,镇内所有新建房屋一律先审批后动工,统一“飞檐翘角”“青瓦白墙”花瑶外观设计。研究制定《北斗溪镇文化旅游产业两年行动计划》,规划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改善、重点文旅项目实施等7类事项,明确牵头单位、牵头领导和完成时限,按照“周调度、月总结、季讲评”的方式序时推进工作进度。

聚气汇力,向优而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坚持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惠及群众”作为持续擦亮文旅品牌的重要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来。以活动“聚人气”。利用春节、元旦等传统节日以及寒暑假期间,该镇发起“小而美”的镇域文旅活动,以“乡愁”聚拢北斗溪镇本地村民及在外游子,不仅丰富了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凝聚力,还实现了自我展示和对外展示的统一,在人民日报、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吸引超10万人关注。以效益“增底气”。为保证文旅发展惠及群众,北斗溪镇与县城投公司探索民宿“631”模式,按照民宿主60%,运营企业30%,村合作社10%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变“资源”为“资金”,变“农民”为“股民”,部分民宿主年收入达6万元。以治理“正风气”。乡风“淳”乡村振兴才能“成”,基于这种认识,镇党委指导各村更新村规民约,发出《关于倡导红白喜事新事新办倡议书》,14个行政村自发设立幸福基金、爱心超市,鼓励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破除“干部干,村民看”和“懒散闲逛”现象,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破裂变,向强而立,支撑乡村振兴“新”增长。为避免同质化、无序化竞争,北斗溪镇采取“落点成线出特色,连线成面抓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文旅振兴。统筹各方资源。整合湖南唯一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市级工作站,配备完善的研学营地,梯次全面的民宿等特色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研学培训+特色民宿”旅行体验,让溆浦山水、清华文化、北斗溪风情相辅相成,让地方、高校、企业、群众深度联结,引导产业项目互相带动,组团式、联动式发展。打造文旅品牌。推出“北斗溪之旅”文化品牌,在此品牌下设立竞技比赛类“七星杯”、公益类“与清华同行”子品牌,形成“乘溆浦高铁,享田园风光”宣传效应。2024年7月举办的首届“七星杯”篮球文化节线上线下累计观看超6万人次;同年8月举办的“与清华同行”公益课堂吸引来自湖南各地300余名学生家长到场参与。推进产业帮扶。在为本地茶叶、大米、中药材等农特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以“雨花区—溆浦县”对口帮扶为契机,积极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与火焰社区、高桥大市场社区、湖南归农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成功推动宝山云溪茶叶、坪溪富硒大米等7个品种农特产品进入长沙、邵阳、岳阳等市场,预计后续将为本土企业增收200万元。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