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邵阳市双清区深耕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挖掘“银发力量”,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探索出一条组织有力、治理有效、群众欢迎、持续壮大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邵水桥社区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吹响“集结号”,党建引领聚合力。双清区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将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和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动员,汇聚全区老干力量。通过定期组织老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专题讲座、“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金秋大讲堂”等活动,引导老干部跟着党的最新理论走、跟着组织的需要走,不断增强老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带动全区老干部主动充分发挥余热、参与基层治理、热情服务社会。通过征求意见、调研摸底、收集意向,建立了“银发人才库”18个,全区共有329名老干部踊跃参与到社会治理有关工作中来。搭建服务平台,有效发挥老干作用。为方便老干部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全区搭建起各类银发志愿服务团队共57个,最大限度让老干部、老党员能够尽其才、尽其用。如邵水桥社区成立了以老党员为主的“美好社区建设小分队”,龙皇桥社区成立了“银发党员先锋队”、“宝庆大叔巡逻队”,三眼井社区成立了“银发矛盾调解队”等。做好业务培训,全面增强老干水平。定期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参加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社区治理、调解技巧、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老干部们进一步掌握了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增强了他们参与基层治理的信心和底气。
江湖社区召开“银发三长”培训会
接下“动员令”,基层治理显担当。老干部们充分发挥自身阅历深、见识广、威望高、资源多等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银发三长”促和谐。全区各乡镇(街道)聘请218名政治素养好、群众威信高、综合能力强的退休干部,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担任片长、组长、邻长,利用老党员的人头熟、关系近、情况清的优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等,搭建好服务群众“连心桥”。如龙皇桥社区22名“银发三长”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推动民生实事落地,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为辖区群众解决邻里矛盾纠纷、环境整治、车辆停放、加装路灯等“关键小事”60余件。文明创建树新风。老干部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成为文明创建的亮丽风景线。如邵水桥社区“美好社区建设小分队”多年坚持清理邵水河沿岸垃圾、文明劝导、维护辖区内市场生活经营秩序等。退休老党员李建雄常年参加志愿活动无怨无悔,他还表示“只要带上党徽和红袖章,我就有荣誉感,理应为社会出一份力。”关爱服务暖人心。老干部们还关注社区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定期上门走访慰问,为他们提供生活帮助和精神慰藉。如晏家垅社区发动低龄老党员服务高龄老人,组建“互帮互助小组”,开展家政服务、心理疏导等个性化帮扶,形成“以老助老”的良好氛围。此外,老干部、老党员们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如渡头桥镇两塘村老党员封更平搭建形成一个以无花果种植为主,水果、蔬菜加工等订单农业为副的产业模式,带动50余户农户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为群众增收、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渡头桥镇老党员彭跃志指导村民种植无花果技术
织密“保障网”,健全机制促长效。成一时易,利长远难。为持续巩固“发挥老干余热、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双清区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保障机制,为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提供长效支持。有效激励增动力。区委组织部指导各乡镇(街道)制定了《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激励办法》,对表现突出的老干部进行适当的表彰奖励,努力形成“以制度保长效,以鼓励增动力”的良好发展态势。如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发放慰问金、组织健康体检等方式,激励老干部们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工作。阵地建设强保障。充分利用“线下”“线上”相结合,全面落实阵地服务保障。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配备健身室、书画房、日间照料区,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免费体检、健康讲座,惠及老党员300余人次;线上通过微信、电话提供医疗问诊、法律咨询等服务,进一步增强老干部、老党员的获得感、幸福感。思想关怀暖人心。持之以恒开展“五必访”活动,以贴心式服务护航老干部、老党员身心健康,渐进式解决老干部、老党员实际困难,精准式丰富老干部、老党员文化娱乐生活等,更加坚定老干部、老党员为党尽忠的理想信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建言献策,鼓劲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