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株洲市石峰区紧扣“底数清、管理实、服务优”目标,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构建起“动态摸排、双向共管、数字赋能、服务融合”的工作体系,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
健全动态管理体系,夯实教育管理基础
全面摸排掌握底数。建立常态化摸排机制,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线联动,依托基层党支部、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登记等渠道,对流动党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摸清流动党员外出时间、流动去向、从业状况、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做到“一人一档、一季一核”,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对长期失联党员,联合公安、人社等部门开展信息比对,及时纳入组织管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整合社保、户籍、就业等数据资源,构建流动党员信息共享数据库,动态掌握党员跨区域流动情况。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窗口,畅通党员报到和信息更新渠道,实现流动党员信息“线上+线下”同步更新,确保数据准确、管理规范。
强化双向协同联动,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建立流出流入地责任共担机制。与流动党员集中流入地区建立党建协作关系,明确流出地党组织“跟踪管理、定期联系、服务保障”责任,落实流入地党组织“活动吸纳、教育管理、作用发挥”义务。通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关系转接协办、党费缴纳代收等服务,形成“双向对接、双重管理”的工作闭环。创新区域协作载体。搭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桥梁。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返乡座谈会、线上交流会等活动,加强思想引导和情感联系。针对流动党员分布特点,建立跨区域党建联盟,协商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30余个。
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提升精细管理效能
用好全国党员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作用,实现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全流程线上办理。建立流动党员电子档案库,实时更新流动轨迹、参加组织生活等信息,通过系统预警功能及时提醒党组织跟进服务。对转入党员实行“即来即接、即接即管”,确保组织关系转接无缝衔接。拓展线上教育平台。打造“云端课堂”矩阵,整合“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定期推送政策理论、党务知识等内容。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学习模式,破解流动党员工学矛盾。
提升服务关怀品质,激发党员内生动力
加强日常联系服务。建立党支部委员联系流动党员制度,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沟通,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在春节、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组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组织归属感。建立困难帮扶机制,协调解决就业创业、子女入学、权益维护等实际问题5个,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在身边”。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作表率,鼓励在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在产业园区、重点项目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技术帮扶等活动。建立优秀流动党员表彰机制,选树先进典型,激发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