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人才筑基;民生为本,就业为先。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伞铺村党总支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党建“红心”引领服务“匠心”,创新打造“就业人才驿站”,构建起“家门口”的就业服务圈。小小的驿站,已经成为解决周边企业、农户急难愁盼的交流站,推动就业服务从“窗口”延伸到“村口”。
靶向施策,让用工求职更加精准。天元区伞铺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建强基层组织,构建多层次、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织密“红色服务网”,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就业服务专班,通过“日值班、周走访、月调度”机制,动态摸排企业用工需求与村民求职意向,建立“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推动供需两侧精准对接。打造“田间课堂”,邀请农业专家开设果树栽培等实用课程,以“理论授课+田间示范”模式培育本土技能人才,破解“技能荒”难题。畅通“岗位直通车”,联合天元区园区企业搭建“村企直聘”平台,从“坐等求职”到“送岗进村”,成功举办“家门口”的就业招聘会,推动企业与村民“面对面”签约,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同时,通过“红色管家”一对一跟踪帮扶、定期公示招聘信息、开通就业登记绿色通道等形式,让村民求职从“四处奔波”变为“一站直达”。
聚焦民生,让驿站服务更有温度。天元区伞铺村立足群众需求,着力打造有温度的“民生港湾”。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设立“爱心凉茶站”,为高温作业人员常态化提供防暑凉茶、纳凉休憩区,并配备应急药品,让酷暑中的劳动者感受“清凉关怀”。巧搭“冬日递暖意”平台,升级改造候车室为“暖心驿站”,配备取暖设备与热饮供应,为寒风中候车的务工人员提供避寒场所,以“一杯热茶、一处暖屋”传递民生温度。提供“四季常守护”服务,发动党员、志愿者、社工等力量组建“红色服务队”,定期开展“爱心早餐日”活动,为环卫工人、快递员等一线劳动者送上热粥、包子,以“微服务”托举“大民生”,让就业服务直抵人心。
多维发力,让一站集成更加惠民。天元区伞铺村主动拓宽发展思路,构建多元融合的就业服务新生态。“云端架桥”畅渠道,开发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实时发布岗位信息,开通“直播带岗”“远程面试”功能,打破地域限制,让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云端”求职。“田间直播”兴产业,培育“新农人主播团”,开展直播技能培训,通过“直播带货”助销伞铺蜜薯、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赋能就业,就业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三方联动”破壁垒,构建“政府搭台、企业供技、社工赋能”协作机制,建设技能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帮助村民掌握电工、家政等实用技能,推动“零技能”向“稳就业”转变。同时,驿站高标准建设“一站式”服务区,提供政策咨询、医保办理等便民指导,将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政策解读送到百姓“家门口”,真正打通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