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沙县金井镇紧扣新时代基层干部能力建设要求,创新打造“金牌先锋 共富领航”干部能力训练营,通过“金钥匙”理论铸魂、“金稻田”实训提能、“金茶乡”实践砺能三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干部政治素养和实战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4期,形成“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产业实践”的闭环培养体系。
“金钥匙”理论铸魂 破解能力短板
▲镇党委书记讲党课
针对基层干部存在的“知识更新慢”“政策吃不透”等现实问题,金井镇构建“三学联动”机制,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关键少数领学。镇党委书记带头讲授《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金井实践”》等专题党课4次,党政班子成员结合分管领域开展政策解读12场,开设“书记课堂”“田间微党课”等形式,打造多元学习场景。专业导师导学。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党校教授、部门业务骨干、行业领域专家等构成“金牌讲师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防汛抗旱、公益慈善等主题开展讲座8场。特别邀请长沙县嘤鸣教育慈善发展中心理事长唐林等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数字赋能促学。建立“每日一学”微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学习资料67期。此外,还组织村(社区)通过送课上门、开展返乡座谈等方式努力确保流动党员、老党员学习不掉队。
“金稻田”实训提能 厚植为民情怀
聚焦基层工作堵点痛点,创新“三训融合”培养模式,推动干部在实战中增长才干。业务培训精准滴灌。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开设《水库防汛管理》《Deepseek赋能基层工作》等特色课程,组织农技培训4场、AI办公技能实训2次。在春耕生产关键期,开展“稻田技能大比武”,33名干部现场比拼插秧技术,农技站长现场点评教学,让基层干部在泥水汗水中掌握农技要领。岗位练兵全程关注。实施“金种子”村级后备力量培育计划,构建全链条培养体系,按照“一村一策”原则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指导村级建立“传帮带”机制,累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2名,结成帮扶对子21对,开展专题座谈5次、现场教学8场。同时联村党政组织季度谈心谈话32人次,全方位考察后备力量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理水平等综合素质。为民服务提质增效。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基层干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83条。用好用实“金牌嫂子”志愿服务队等特色队伍,开展敬老服务、交通疏导等志愿活动6场,解决农产品销售、老人照料等实际问题15个。
“金茶乡”实践砺能 赋能乡村振兴
▲镇村干部赴宁乡市考察“粮仓在线”品牌运营经验
坚持锚定“建设全国茶乡名镇,打造农旅融合重镇,争当乡村振兴标杆”发展定位,将产业振兴作为干部能力提升的主战场,通过“党建+产业”融合机制推动干部在实战中增强本领。锻造产业发展动能。组织40余名镇村干部赴宁乡市考察“粮仓在线”品牌运营经验,系统学习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机制。在干部能力训练营开设《新媒体运营》等实操课程,组织20名年轻干部前往长沙大学马栏山传媒学院实训基地,参观学习直播带货、短视频制作等数字技能。深化产教融合路径。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由基层干部牵头策划旅游线路开发等工作,指导群众开发手工制茶、红薯粉制作等体验项目8个;在重大产业项目、重要活动策划中大力任用年轻干部,协调盘活老加油站、闲置民房等资产6处,组织17名干部参与非遗巡展、手工制茶比赛等活动策划,通过产业项目实践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通过“金牌先锋 共富领航”干部能力训练营的实践探索,金井镇干部队伍焕发新活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下一步,金井镇将持续深化干部培养机制,完善“培训—实践”全链条管理体系,为推动金井镇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