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长沙市天心区:老旧小区从“治理洼地”到“幸福高地”的蜕变之路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6-20 16:27

“楼道灯亮堂了,小区干净整洁,邻里见面都笑着打招呼!”如今走进长沙市天心区裕南街街道仰天湖社区送变电小区,居民们的笑靥里盛着满满当当的获得感。谁能想到,这个建于90年代的老小区,曾因“三供一业”移交后的物业服务断层,一度沦为“垃圾堆积成山、路灯常年‘失明’、电梯故障频发、车辆乱停成灾”的管理真空地带。

在社区党委的统筹引领下,一场以“党建红”为底色、以“民生暖”为主题的治理实践,正让老旧小区褪去“沧桑感”,披上“幸福装”,成为居民心坎上的温馨家园

强根基:筑牢红色堡垒,激活治理“主心骨”

“坐电梯像‘坐过山车’,被困3次后我愣是两个月没敢下楼。”9栋居民陈爷爷的“电梯心病”,曾是横在60户人家面前的“老大难”——两台超龄服役20年的电梯,三天两头“闹脾气”,维修治标不治本,更换却面临“资金怎么筹、意见怎么统一”的双重困境。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电梯改造攻坚专班”:退休支部书记挂帅当“组长”,邻长代表当“协调员”,热心志愿者当“宣传员”,一套“国债资金补一点、维修基金用一点、业主自筹凑一点”的“组合拳”精准破题。仅100天,两台“高龄电梯”华丽变身,陈爷爷如今每天都要坐着新电梯下楼遛弯:“现在脚踩电梯地板,心里比吃了蜜还踏实!”

这份踏实,源于社区织就的“红色网格矩阵”:成立小区党支部,构建“社区党委—小区支部—楼栋邻长”三级联动体系,实现“支部建在小区里、党员沉到楼栋中、服务送到家门口”;盘活100余平方米闲置用房,打造集议事、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红色会客厅”,“红色议事厅”里常态化召开“社区+单位+物业+居民”四方碰头会,线上线下同步收集民意,“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三张表挂墙推进,累计解决管道老化、屋顶漏水等47件民生“关键小事”。

促自治:激活内生动力,共建共治“新家园”

物业撤管后的“无人管”困局,曾让小区陷入“脏乱差”循环。社区党委创新推出“物业代聘+居民监督”双轨机制:协调原单位联合选聘临时物业,同步成立5人居民监督委员会,以“季度评分”倒逼服务质量——物业费收缴率从30%飙升至75%,投诉量锐减。“现在保洁每天准时打扫,路灯坏了当天修,绿化有人管,钱花得值!”居民李大爷的点赞,道出了大伙的心声。

退休党员更是化身自治“主力军”:100余名老党员组成“网格红管家”队伍,一人分饰“民情信息员、纠纷调解员、环境监督员”等“六员”角色。68岁的王阿姨每天串门拉家常,把居民的“急难愁盼”记满小本本;戴阿姨牵头的“邻里调解队”,用“拉家常式调解”化解12起邻里矛盾。“退休不褪色,能为小区出份力,日子过得比跳广场舞还带劲!”王阿姨的笑容里,藏着老党员的初心。

优环境:焕新硬件设施,点亮生活“幸福感”

“路平了、灯亮了、健身器材装到了眼皮底下!”说起小区改造,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社区党委攥紧“民生钥匙”,撬动专项资金为小区“舒筋活血”:拆除违建、翻新外墙、拓宽道路,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智慧门禁系统上岗,给500余户居民装上“安全锁”;闲置角落变身“健身乐园”和儿童活动区,10套新健身器材刚落地,就被居民自发“认养”维护。更暖人的是,社区联合原单位开办占地600余平方米的“全龄友好社区餐厅”,餐厅日均接待超400人次,还为高龄、失能老人提供上户送餐服务。

“以前一个人做饭,买菜、洗菜、炒菜,忙活半天就为一餐饭,实在麻烦。现在可好,出了小区门就是社区食堂,顿顿荤素搭配,价格还实惠!我们60岁以上老人有政府补贴,两荤一素才9块钱,建档后刷脸就能支付,方便得很!”72岁的雷嗲嗲说起社区食堂,脸上笑意盈盈,言语间满是赞许。

聚合力:汇融多元资源,绘就党群“同心圆”

“点单式服务”让幸福触手可及——小区党支部整合社区医院、企业、志愿者团队等资源,搭建“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闭环:为高龄老人代购药品、上门保洁,累计办结80余件“急难愁盼”;结合端午、重阳等节日,开展爱心义剪、健康义诊、手工课堂等20余场活动,把“党群互动”变成“家常便饭”。“每次活动都像家庭聚会,党员和群众的手越牵越紧!”居民陈女士的话,道出了党群同心的温暖。

从“无人问津”到“全民参与”,从“破旧杂乱”到“和美宜居”,送变电小区的蜕变,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鲜活注脚。一个个民生痛点的破解,一项项暖心服务的落地,不仅刷新了小区的“颜值”,更厚植了治理的“内涵”——当“红色引擎”驱动共治合力,老旧小区终将成为居民心中“永不褪色”的幸福港湾。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