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雨花区:党建引领多治融合 不断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6-16 17:55

基层强则国强,基层安则国安。长沙市雨花区流动人口多、社区小区多、经营主体多,治理难度大。近年来,雨花区扛牢省委城市基层党建联系点责任,聚焦治理重点难点,持续强组织、优队伍、树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多年蝉联全国十强区。

坚持有形更有效,推动基层组织强起来。触角向下织密组织体系,以组织有形覆盖引领治理有效提升。向小区扎根。应建尽建小区党组织644个、覆盖小区861个。连续3年选派50余名科级干部到小区任第一书记,帮助建强重点培育或治理难度大的小区,让党的领导在小区落地生根。往物业延伸。物业在基层治理中非常重要。我们发挥行业党委作用,制定“物业管理十条”,指导物业企业组建党组织48个,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新成立和换届业委会党员占比超50%。成立红色物业联盟,推行红黑榜,实现一般性矛盾就地化解,打造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区。让治理入微。出台“小区治理八条”,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小区分类治理,在物管小区构建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监事会、物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模式;在开放式老旧小区因地制宜推行居民自治、连片打包共享物业、引入社会资本三种模式,推动小区由乱到治、蝶变升级。

坚持减负更赋能,推动基层队伍活起来。着力减负治标、赋能固本,破解基层干部工作超载、心理负重、发展受限的困境,让干部减负不减责、有为更有味。负担减下去。落实减负清单,严控从基层借抽调干部,大幅精简基层考核,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街镇考核指标精简67%,不再对社区(村)进行定量考核,文件、会议分别下降28%、24%,让基层有更多精力抓治理、抓服务。素质提上来。出台“员额管理十条”,规范“进管考出”,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全区1370名员额中大专以上占95%、40岁以下占60%。建立社区(村)书记人才库,储备换届后备力量300余名。运用书记沙龙、导师帮带、拉练观摩等方式,全面提升干部履职本领。待遇保障好。打通“雇员-员额-两委-主职-事业编、公务员-街镇班子”全链条发展通道,近年面向街镇雇员比选员额126名,面向社区(村)干部考录在编人员40余人,连续7年奖励“三零”社区(村)干部2800多万元,让基层干事更有劲头、有奔头。

坚持提标更提质,推动基层品牌亮起来。抬高坐标抓统筹、强示范,由内向外拓圈,推动党建品牌整体出圈。双培引领、提亮品牌。开展党建“双培”行动(培育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培养一批基层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聚焦社区、小区、两企三新领域,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了全市首个完整社区金科园社区等20个示范点矩阵,提亮井巷社区、紫金苑小区等既有品牌,3个项目入选全省100个党建创新案例。志愿服务、点亮品牌。抓实党员志愿服务,建设枢纽型平台,示范带动近700家志愿组织、20多万志愿者投身基层治理;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点亮“群英会”等品牌,党的二十大代表马石光成立了“马小哥”志愿服务队,将快递外卖小哥发展成“志愿网格员”,被《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区域共建、擦亮品牌。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牵引,引导街道、社区与驻地单位开展契约化共建,推动党建联建跨领域、跨层级发展。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共促基层治理双向奔赴。近三年共建项目180余个、破解难题2000余个,长株潭“58同城”、圭塘河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东塘街道五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品牌成为共建共治共享新典型。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