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长沙市开福区:“善”暖百家灯火 看幸福图景的治理密码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6-20 16:27

在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街道,0.4平方公里的百善台社区像一幅微缩的城市画卷:现代楼盘、老旧宿舍、自建房错落交织。曾经,复杂的居住形态也曾让治理“千头万绪”。如今,走进社区,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暖意与活力。这蜕变的背后,是社区党委以“善”文化为魂,以党建为笔,精心绘就的幸福图景。他们的秘诀,藏在三件“暖心事”里。

一碗“暖心饭”,暖了胃更暖了心

“今天的汤特别鲜!你们真是比儿女还贴心。”中午时分,百善台社区老年食堂里,独居的张奶奶端着热腾腾的营养餐,笑容满面。像张奶奶这样的老人,社区有26位。对他们来说,“一个人做饭难、吃饭冷清”曾是心头事。

微信截图_20250618162021.jpg

社区党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1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他们精心打造了“全龄服务矩阵”,而解决老人“一餐热饭”问题成了重中之重。“暖心饭”应运而生:每日专门为老人定制易消化、合口味的营养餐。但这只是开始。社区党员和志愿者们更编织了一张“守护网”——为每位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严格落实“日问候、周探访、月服务”的闭环关怀。一个电话的叮咛,一次上门的探望,一次贴心的服务,让“吃饭”这件小事,升华为饱含人情味的“暖心”大事。这碗饭,暖了老人的胃,更焐热了他们的心房。

一堂“善邻课”,连了情更聚了心

每到周末或闲暇时光,百善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善邻学堂”和“小善学堂”便热闹起来。孩子们在“小善学堂”里跟着老师学剪纸,兴奋地展示作品;隔壁教室里,几位退休的叔叔阿姨们正兴致盎然地一起研习书法或国画。“周末带孩子来学点传统文化,我自己也能培养个爱好,还能认识志同道合的邻居,社区这个平台真不错!”居民刘女士在参加完书法课后开心地说。

微信截图_20250618162033.jpg

面对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百善台社区党委以“善”文化为纽带,找到了凝聚人心的金钥匙。他们深度挖掘社区文化内涵,引进专业师资力量,在周末等居民方便的时间段,于邻里中心开设了书法、非遗手工、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程。“善邻学堂”面向全龄居民,“小善学堂”则侧重青少年文化传承。这些课堂不仅是技能学习的场所,更是居民交流互动、增进理解的“连心桥”。在这里,邻居们从陌生到熟悉,一起学习、分享快乐,“邻里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社区还精心打造“15分钟阅读圈”,年均举办20余场读书分享活动,让书香浸润社区每个角落。这“善邻课”,连起了邻里情,更聚起了社区心。

一部“幸福梯”,通了楼更畅了意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以后买菜、遛弯再也不用爬楼发愁了!”看着自家老楼新装的电梯,住在七楼的王大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在百善台,像王大爷一样受益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居民还有很多。加装电梯,看似一家一户的“小事”,背后却牵涉复杂的协调和资源整合,曾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破局?百善台社区党委亮出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法宝。他们创新打造“百善台·亲民台”品牌,联动辖区10家单位,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社区党委牵头,组织起“百善议事会”,片组邻“三长”主动入户,耐心倾听、细致沟通、化解分歧。同时,“百善行”等8支志愿服务队积极奔走协调。经过不懈努力,社区不仅完成了56栋老旧小区的改造,更成功为18个单元楼加装了电梯,还新增了200个停车位。电梯的平稳运行,畅通的不仅是楼道,更是民意,升腾起的是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从一碗饱含温情的“暖心饭”,到一堂连接邻里的“善邻课”,再到一部畅通幸福的“电梯梦”……百善台社区的蝶变,源于社区党委始终将“善”文化融入血脉,以党建为引领精准对接民需,激发多元力量共治共享。他们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凝聚人心,用“精准滴灌”的服务温暖民心,用“众人拾柴”的共治破解难题,真正把工作做到了居民心坎上,让“善”治之花在0.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绚烂绽放,结出了满满的幸福果实。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