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韭菜园街道军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五亮”工作法,实现社区要事靶向呼应,邻里小事快速响应,小区难事精准回应。
组织“亮旗”,解决小区“充电难”
“感谢社区和辖区单位的支持,解决了困扰我们的电动车充电问题。”
军工苑小区是老旧小区,在每月的小区议事会中,居民多次向社区反映车棚不足,特别是近来雨水天气多,很多居民的电动车只能露天停放,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
收集到居民的诉求后,军区社区军工苑小区支部与省委军民融合办、南景饭店、海逸大酒店等将该问题作为“共建课题”,组织支部党员建言献策,集中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党员们齐上阵清理小区杂物、腾挪闲置区域设施,改造电路,终于为小区装上智能充电桩,让居民实现随时停、安心充。
党员“亮相”,解决小巷停车难
“自从安装了护栏,停车有序多了,现在我们不用担心消防车、救护车进不来了。”居住在军区社区桐荫里88号的陈嗲爹说。
军区社区桐荫里88号巷子内有一堵厚厚的围墙,小巷夹在围墙中间显得特别狭窄。随着桐荫里90号小区的拆除重建围墙也被推倒,小区前坪变身成了停车场,一到晚上,就被无序停放的各种车辆包围着,小区生命通道遭遇“肠梗阻”,居民提心吊胆、日夜难安。
军区社区调动小区支部党员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参与小区管理,主动亮身份、亮责任、亮服务,通过上门走访,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反映居民诉求,开展“芙蓉夜话”,拆除废旧门卫室和围墙,拓宽小区进出口道路宽敞多了,居民出行更方便了。据了解,今年以来,军区社区已举办“芙蓉夜话”等议事会30余场,解决群众问题32个。
邻长“亮招”,解决历史违章拆除难
刘哥家里连续几天晚上十点还在大声放音乐,李叔今天遛狗没有牵绳、小王家的媳妇和婆婆又闹矛盾了……翻开邻长陆晓玲的“居民代表日记本”,用简单的文字记录着社区居民的点点滴滴,写下了大家的“急难愁盼”,也写下了邻长对大家的牵挂。
作为生活在小区里20多年的“老口子”,也是小区支部书记,陆晓玲地方熟、人头熟、情况熟,大伙家里有个家长里短都愿意找陆晓玲唠唠嗑,有矛盾纠纷更是第一时间“热线求助”。面对小区提质改造中遇到的历史违章建筑的拆除难题,陆晓玲和身为小区业委会主任的丈夫毛异成坚持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及时收集居民的改造意见反馈给社区。居民杂物间被拆除后,大量闲置物品无处存放,社区党委想方设法与单位、部分居民协商,提供场地暂时存放,推进老旧小区提质改造工程顺利完成。
网格“亮责”,解决无物业小区管理难
由于企业改革,417大院物业原负责单位停止服务,物业撤场,小区居民们纷纷向社区网格员胡家权反映小区建设、垃圾清运、停车管理等问题。社区积极探索小区自治路线,优先解决经费、卫生、安全等“痛点”,再逐步完善设施和服务。网格员引导居民成立自管委员会,挨家挨户收取卫生清扫费、停车费,并向留守在417大院的办公单位争取到了每年3万元经费支持,用于小区公共区域维修、卫生清扫、垃圾清运和停车管理。同时对接其他公共服务资源,搭建电动车停车棚、安装充电桩,引进丰巢快递柜,利用惠民资金增设晾衣架、维修公共区域管道,居民纷纷感慨小区自治带来的便利生活和更紧密的邻里关系。
“我常常想,多去一户居民家里,我就多了解一点情况,多收集一条心声,多说一句暖心话,就能收到很大效果。”军区社区网格员胡家权说道。截至目前,社区网格员累计走访群众260次,收集社情民意16条,解决8个网格环境卫生整治、私搭乱建、消防通道堵塞等突出问题9个。
物业“亮星”,解决安全出入难
“我们小区车库出入口多次出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碰撞的小事故,希望社区尽快帮助解决。”近日,军区社区收到了信息苑小区居民的“微心愿”。
在军区社区党委协助下,信息苑小区支部联动业委会与小区物业多次协商,整改小区车库出入口安全隐患问题。原先小车辆外出左转时存在盲区,容易造成碰擦事故,现在留有60厘米距离,并设栏栅,还装上了广角镜,小区居民归家的舒适感和安全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了进一步督促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社区各小区实行物业公司星级管理制度,通过年度承诺、季度考评、定期走访督促进行授星或摘星,订制辖区“物业公司星级榜”,推动物业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为辖区居民提供“体贴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