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三矩阵”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强动力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6-26 16:17

近年来,凤凰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将人才视为核心动能,系统构建“精准培育、广纳英才、用心留才”三矩阵,全力打造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滴灌,厚植本土人才成长沃土。分层分类育“新农”。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课程涵盖种养技术、电商运营、加工营销等课程。2021年以来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221名,开展高素质培训12期覆盖1211人,学员年龄跨度从16岁至65岁,涵盖种养能手、电商人才等多类别,为乡村产业提供坚实支撑。校地合作搭“高台”。深化与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院校战略合作,借智借力。成功引进柏连阳、王仁才等49名资深专家,建立荞麦、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推动科研深度下沉。专家团队在品种研发、技术指导上成效卓著,成功研发“中苦3号”“中荞121”等荞麦品种资源,显著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市场竞争力。下沉一线强“推广”。组建覆盖荞麦、猕猴桃、茶叶、蚕桑等9大农业产业科技小分队,推行“科技专家服务团带传制”。专家们扎根田间,领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如在荞麦产业中,通过科学种植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让技术真正转化为农民收益。

广开贤路,构筑多元人才汇聚磁场。靶向引进“高层次”。积极申报并落实高层次急需人才项目,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吸引涵盖农业生态、乡村规划等领域的精英人才。近年来,农业农村局成功引进6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回县入岗农技特岗生103人,有效补充关键技术与管理岗位力量,优化队伍知识结构。激活乡土“金种子”。创新“科技特派员+土专家”联动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理论优势与本地经验丰富农民“土专家”的实践智慧,推动双向赋能。比如在猕猴桃产业中,双方合力攻关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提升了果品质量与产量,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形成“1+1>2”的技术服务合力。银龄专家“献余热”。积极搭建平台,邀请经验丰富的退休农业专家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专题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学习交流活动30余次,将其深厚的学识与实践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农人,持续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同时,退休农业专家还参与到农业产业规划、项目评估等工作中,为农业农村发展出谋划策。

用心用情,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圈。政策激励“增活力”。健全以品德、能力和实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打破论资排辈壁垒,对贡献突出者给予政策扶持。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土地流转等关键环节实施倾斜政策,并切实落实各项人才补贴,提升岗位吸引力。搭建舞台“促建功”。将建设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这一平台,成功集聚覆盖种植、加工、研发、经营、销售全产业链的省、州、县三级科技人才90余名,有效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聚才”的葡萄串效应,不断壮大人才“朋友圈”。拴心留人“优环境”。针对乡村引才留才难的痛点,出台《凤凰县高层次人才引育考核管理办法》,细化人才安居、配偶安置、生活补助等配套政策,建立绿色通道吸引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实施“归雁工程”,积极创造条件,为引进的本县户籍“双一流”大学生提供5000元一学年的一次性大学学费补助,积极鼓励引导退伍军人、在外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本土新生力量。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