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事业长青,重在传承。为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桂东县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选苗培优、育苗赋能、护苗强基,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广开渠道系统“选苗”
桂东县委高度重视,各方积极配合,确保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走深走实。高位推动聚合力。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带头联乡包村,推动全县41名县级领导靠前指挥,实地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全力抓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实地调度全县12个乡镇(场),并将培育储备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内外并举拓才力。一方面,深入挖掘本土人才,通过“群众推荐+党员联荐+组织举荐”方式,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生中选拔储备后备力量,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潜力股”。另一方面,实施“归雁计划”,通过政策激励、乡情感召、党性感召,吸引桂东在外优秀人才回村任职。严筛细滤储良力。严格按照“县级领导牵头初审、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综合研究、县级部门资格联审、县委研究确定”的程序,对全县113个村(社区)逐个“过筛”,按照每个村至少2名成熟可用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进行培育储备,同时对存在“不得”“不宜”等情形的,坚决拒之门外。截至目前,全县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18名。
多维培养精细“育苗”
为帮助后备力量快速成长,着力推出“育苗套餐”。导师帮带明方向。由1名县级领导和1名乡镇领导与后备力量“二对一”结对,围绕政策理论、业务水平、群众工作、治理能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通过政治上帮、思想上带、经验上传、方法上教等进行“帮带培养”,引导其在实践中掌握业务技能。专题培训强基础。重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群众工作等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方式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为后备力量“充电赋能”。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冬训春训、专题党课等各类活动30余场次。实践砺炼见真金。采取“到村跟学、到镇跟班”模式,坚持“育用结合”理念,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力量投身村级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农村环境整治、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线跟岗锻炼,将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锻炼后备力量的“试金石”。观摩互鉴促提升。县委组织部牵头每月确定1个乡镇开展党建工作现场观摩点评,组织乡镇组织委员、组织干事和观摩现场所在乡镇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做法,共同提高工作水平,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开展6次现场观摩点评活动
严管厚爱全面“护苗”
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健全完善后备力量管理机制。健全纪实评价。坚持把常态化纪实跟踪作为全面掌握后备力量情况的重要途径,采取导师谈心谈话、实地走访、跟踪培养等方式,及时准确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工作实绩。注重激励引导。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后备力量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评优评先人选,不断激发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热情。突出动态管理。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对思想滑坡、能力不足的及时调整出库,对新发现的政治素质过硬、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人选,及时按程序纳入后备力量培育体系,确保队伍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今年以来,累计调整思想不坚定、能力水平有差距的后备力量22人。
如今,在桂东县广袤乡村,一批批年轻后备力量正茁壮成长。他们或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或奔走田间调解矛盾纠纷,或在乡村振兴一线勇挑重担,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新鲜血液”和群众信赖的“贴心人”。桂东县将持续深耕人才培育“沃土”,让更多“好苗子”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