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殷雯 长沙报道
清晨6:45,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操场上,党员教师朱海波正带着学生晨跑,他胸前的党员徽章在晨曦中闪烁。“让每一个学子眼中都充满阳光”,这不仅是学校开展“阳光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是全校136名党员教师刻在心底的誓言。
近年来,学校党委以党建为引擎,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动能,在职业教育领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琢”文化品牌——取“玉不琢不成器”之意,既雕琢学生精湛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更打磨他们坚韧的品格,从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教室到聚精会神精炼技能的实训工场,助力学生成长,点滴细节中,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领航:“阳光教育”淬炼师德底色
“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在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师德讲堂上,党委书记胡冬生的这句话被教师们奉为圭臬。面对社会对个性化、多元化人才的需求,中职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聚焦身心健康与综合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以“阳光教育、健康课堂”破题,创新构建“阳光教育”体系,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育人实践。七大核心理念——温暖、灿烂、七彩、透明、健康、感恩、成长,如同七束光芒照亮育人之路。
高三年级的党员示范课上,黄玲玲老师正在跟学生共同探讨混联电路的解题技巧。她特意设计了“混联电路简化挑战赛”,让学生在拆解复杂电路的抽丝剥茧过程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不仅要教方法,更要育匠心。”黄玲玲擦着手上的粉笔灰,笑道:“每次看到学生攻克难题时眼睛发亮,就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这种将党建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招牌——党员教师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把“专注、严谨、创新”的红色基因,如同细密的导线般编织进每一堂课的肌理。近三年来,学校开展“正圆杯”竞赛课、党员教学创新课等活动17场,推动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改造,让红色基因在言传身教中自然流淌。
阳光教育的温度,体现在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精准关爱中。2022级高考班的同学们由于高考的压力,考试前一段时间,普遍存在着焦虑失眠、自我怀疑的心理困境,成了“问题学生群体”。第二党支部敏锐捕捉到这一情况,将高三学生心理疏导定为5月份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党旗暖心·减压赋能”专项行动,“一对一”红色谈心室里,党员老师肖丽娟用自身成长经历点燃学生信心;“考前赋能加油站”等沉浸式活动让“党旗红”与“青春蓝”在心灵对话中交织。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关爱举措收到良好效果,正是无数个这样的“党建助心育”小故事,汇聚成学校“阳光关爱工程”的温暖图景。
几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和师德建设结出硕果。2021年学校第三党支部被市教育局认定为“五化”党支部;第一党支部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3年学校荣获“文明风采”德育实践活动体育类赛项“精神文明”奖等荣誉,学校团委获评“长沙市五四红旗团委”,充分体现了学校阳光教育的成效。
家长微信群里,机电类2219班学生家长廖先生的留言获赞无数:“孩子刚入学时,因中考失利一度叛逆厌学、迷茫无措。幸而走进长汽校园,三年时光里,老师们用耐心驱散他心头的阴霾,用专业知识为他搭建攀登的阶梯,从课堂上的悉心讲解到课后的贴心疏导,从技能实训的手把手指导到高考冲刺的全力护航,每一份付出都让孩子离梦想更近一步。如今凯瑞有望考入湖南师大,曾经的迷茫少年,今成追光者!衷心感谢长汽的提灯人,是你们的用心栽培,成就了孩子的蜕变!”
党员先锋:“五个特别”照亮育人征程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尽责、特别能创造、特别能战斗”——这“五个特别”精神,在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不是口号,而是党员教师的日常。第五党支部书记龚晓燕的办公桌抽屉里,锁着一叠叠泛黄的备课本,从1995年入职至今,61本备课本记录着她从青涩教师到师德标兵的成长轨迹。作为湖南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她放弃企业高薪扎根中职教育,首创“技能+素养”双轨培养模式,带领团队开发出8套校本教材。“当看到学生们从一名的懵懂少年蜕变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是我最引以为傲的时刻。”龚晓燕的眼中闪着光,她曾连续18年担任班主任,每天工作14小时,用爱心为310余名学生点亮技能成才之路。
党员教师阳慧的故事,则诠释了“特别能尽责”的深刻内涵。2022年下学期,当学校提出让她接手电工电子类高考班2222班语文时,这位有着9年高三教龄的“资深”年轻教师陷入两难:大女儿面临中考,小儿子正当年幼,而高考班的学生大多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直到那天课间,几个学生悄悄塞给她一张纸条:“阳老师,我们想考大学,您能帮帮我们吗?”看着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阳慧连夜做出决定:“我上!”她创新推出“分层培优法”,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晚自习带着学生在教室刷题,周末通过视频答疑到深夜。2025年高考放榜日,电工电子类2222班捷报传来,当学生高考分数公布时,阳慧却在焦急地期待女儿中考成绩发布,在此起彼伏的“阳姐姐,我考上了”的消息弹窗里,所有辛苦因这句带着青春温度的称呼而化为了幸福。
党建赋能:“四联四做”织密育人网络
“同学,这是你本周第二次迟到,能和老师说说原因吗?”清晨7:10,第三党支部的李洁婷老师按时来到“党员护学岗”,守护学生安全、处置突发事件,望见校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温和又略带严肃的神情拦住对方。作为“四联四做”活动的践行者,她不仅联系着2名学生,还负责一个班级的德育工作。这项由学校党委发起的“四联四做”工程,要求每名党员联系一名学生、一名教师、一个班级、一个门岗,构建起全方位育人网络。
皮秋阳与妻子罗静是学校有名的“党员夫妻档”。有一段时间里两人带着小孩吃住都在学校,每天清晨6点起床,晚上10点才回教工宿舍,把办公室当成第二个家。罗静负责的电工电子类2220班有个单亲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一度产生辍学念头,罗静一直关照他考上大学,皮秋阳常说:“职业学校的老师更要有师德、师心、爱心和耐心,作为党员教师,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像他们这样的党员夫妻,学校共有7对,他们用双倍的付出,诠释着党员家庭的育人担当。
在家校共育方面,学校党委创新推出“五个一”家访活动。党员教师们利用寒暑假走街串巷,有的驱车数百公里前往偏远乡村,有的深夜在社区公园与家长促膝长谈。机电类2402班学生刘子康的家长至今记得那个雨夜:“班主任李盼冒雨赶来,鞋子都泡烂了,却顾不上喝口热水,先给孩子分析月考成绩。”这种诚意打动了无数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参与度从72%提升至99%,值得一提的是,李盼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一等奖。
在结对帮扶特色党建活动中,学校与湘西龙山县一职开展校际帮扶,通过专家指导、名师示范等多元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交流平台。这些举措推动大湘西职业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升两校办学水平,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共绘两地职教新蓝图。
初心如磐:“清廉学校”绘就美好蓝图
“师德考核不仅看教学成绩,更要看学生满意度。”在学校师德评议会上,校长赵忠科的话掷地有声。学校每年开展“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家长最放心老师”评选,将清廉从教、关爱学生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党员教师公开承诺“不收受家长礼品、不参与有偿补课”,在校园公示栏张贴的《党员廉洁承诺书》上,136个鲜红的手印格外醒目。
坚持两手都抓、两个过硬。一手抓警示教育,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廉政警示教育会,赴警示教育馆参观学习。一手抓监督考核,聘请纪检监督员,召开教师座谈会、走访班级,设立意见箱等渠道,织密师德日常监督“防护网”。做到师德师风过硬,对违反师德零容忍,落实“一票否决”制。做到党风廉政过硬,在招生、采购、基建、财务等重点领域,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学校于2023年度获评长沙市“清廉学校”,2022年学校原创校园剧《最好的自己》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先锋故事会”优秀展演作品。
夜色浓浓,长沙汽车工业学校的实训车间里却依旧灯火通明。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赛项金牌教练余佳正全神贯注地指导学生备战2025年的技能大赛,汗水滴落在电控汽车故障诊断仪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在这里,“党旗红”与“技能蓝”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职业教育的美好未来。
当又一批毕业生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跟老师报喜时,校园另一角,教师们正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党建为笔,以教育为墨,书写着新时代育人的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