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安县锚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选优派强、从严管理、强化保障和靶向发力为四大抓手,为驻村帮扶工作蓄势赋能,激活乡村发展“一池春水”。
坚持标准,选派乡村振兴 “生力军”
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尖兵”,更是连接党和群众的 “连心桥”。东安县始终秉持“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基层经验丰富”的选派准则,在干部选拔上严格把关。通过建立“优中选优、动态调整”机制,对驻村队伍进行常态化优化,时刻保持队伍战斗力。自2023年以来,全县已选派78名第一书记和212名工作队员扎根基层,其中40岁以下年轻干部达127名。年轻干部的加入,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还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的驻村队伍结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了当地乡村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严管理,打造稳定帮扶 “铁队伍”
东安县通过从严从实的管理,为驻村帮扶工作筑牢根基。在日常管理中,加强与派出单位的沟通协作,双向发力、齐抓共管,将责任压力精准传导至每一名驻村干部。建立“两年一轮换、压茬式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了驻村人员全脱产驻村要求,确保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同时,构建起三级联动管理制度,派出单位分管领导每季度到村指导不少于1次,乡镇党委每月开展1次实地督导,并将驻村人员纳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五看五比大练兵”干部绩效动态考核。对省市督导调研中发现问题的3支驻村工作队进行约谈,对10名驻村队员开展提醒谈话,通过警示教育,让全体驻村干部知敬畏、守底线,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帮扶“铁军”。
驻村工作队入户走访察民情解民忧。
强化保障,构建协同发展“强磁场”
建立“财政保障+单位支持+社会联动”三位一体保障体系,足额兑现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1万元工作经费,及时给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发放相应的生活、通讯、交通补贴,每年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一份人身意外保险,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至少参加1次健康体检,把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创新实施“后盾单位结对帮扶”机制,全县129个帮扶单位与帮扶村签订共建协议,直接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引进资金3100余万元。建立“乡村振兴智库”,聚焦畜牧、烤烟、油茶、蔬菜等主导产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0场3万余人次,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8期2000余人,培育高素质农民300余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靶向发力,绘就为民服务“新画卷”。
驻村队伍围绕“建强组织、兴村富民、治理有效、服务群众”四大主线,创新实施“五个一工程”,即每半年讲1堂党课、每年遍访1次农户、更新1本民情日志、撰写1篇调研报告、至少办成1件民生实事。在2024年,驻村队伍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60余件,高质量谋划重点项目12个,带动全县344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收益3000万元。无论是修缮破损道路、改善灌溉设施,还是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就业,驻村干部始终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在乡村大地上绘就出一幅温暖人心的为民服务“新画卷”。
发展竹木加工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