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锚定“三强”目标 夯实村级换届根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08 16:22

村级换届是农村基层政治生活的“关键一役”,直接关系班子战斗力、群众向心力与发展引领力。芷江县坚持“未换先谋、换前提质”思路,紧扣“建强基层党组织、建强村干部队伍、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三大核心任务,为下一轮村级换届奠定坚实基础。

以系统整顿为抓手,夯实换届“主阵地”。党组织是村级发展的“红色引擎”。芷江县聚焦“中期评估、集中整顿、巡察监督”,为换届选出“硬核班子”筑牢根基。把准“健康脉”。坚持早谋划、早部署,2024年3月在全市率先启动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成员履职能力评价,运用评价结果,实行“村级自测、乡镇评估、县级把关”,综合分析评估“好、中、弱(差)”4个等次,将评定为“差”的21个重点村实行清单管理。啃下“硬骨头”。县委书记、县长亲自联系软弱涣散党组织,压实“县级领导联村统抓、乡镇领导包村指导、第一书记驻点整顿、后盾单位结对帮扶”四级责任,换届以来已整顿转化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将重点村同步纳入2025年软弱涣散整顿范畴,实行“一村一策”,确保村级换届前整顿到位。拧紧“责任链”。将村级党组织纳入县委巡察“全覆盖”范围,建立“巡察反馈—限时整改—检查评估”闭环机制。换届以来,累计巡察村级党组织219个,推动整改1951个,追责问责47人,倒逼基层党组织“知责、履责、尽责”。

以减负赋能为重点,建强换届“主力军”。村干部是村级事务的“操盘手”。芷江县通过“减负提效率、培训强本领、赋能聚合力”,推动村干部队伍“提档升级”。持续减负。建立村级减负两张清单,推动省市取消优化的70项事项落地落实。设立4个减负工作监测点,发现异常,协调督促,确保到村工作不层层加码。严格落实村干部轮流值班制度,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用于下村走访、解决难题,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分级培训。建立“分级分类、按需施教”培训体系,县委组织部牵头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集中培训班,乡镇结合党员冬春训、实践课堂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兜底培训,安排优秀村书记分享“成功经验”,每年培训超1500人次,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综合能力。综合赋能。综合运用“比选、考录公务员、考核招聘事业编”等方式,持续拓宽村(社区)“两委”干部发展渠道。换届以来,3名村书记比选进入乡镇领导班子,7名村干部考录为公务员,14名村书记考核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吸引力。

以引育结合为支撑,疏通换届“源头水”。村级后备力量是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接棒者”。芷江县坚持“广纳贤才、精准培育、动态管理”,为换届储备“带得动、留得住、干得好”的“新鲜血液”。构建“多元化”网络。实施“归雁工程”,建立“本土后备力量人才库”,重点摸排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四类人员,通过“领导联、亲属访、群众荐、党员议”等方式,共入库1173人;建立34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一人一档”,县乡领导定期走访谈话、掌握思想动态,推动后备人选逐步向村党组织靠拢。推行“阶梯式”培育。建立“1名村书记+1名致富能手”后备力量结对帮带机制,制定“成长清单”,组织后备力量开展“到乡镇机关、到村服务窗口、到项目基地、到田间地头”的四到活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累计跟岗锻炼358人次、产业项目实战41个,确保村级换届时无缝衔接。实施“动态化”管理。建立“实地看、横向比、大家评”考核评价机制,每季度为一轮考察期,对能力不胜任、群众评价低的后备力量,及时动态调整,取消后备资格。2024年以来,共调整不胜任后备力量31人,选拔22名优秀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建设源源不断注入活水。

芷江县的实践证明,持续深化“三强”工程,能有效破解村级换届“选人难、留才难、发展难”问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