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麻阳县坚持把公务员职级晋升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重要抓手,聚焦“科学统筹、规范操作、激励担当”三维发力,着力破解职数供需矛盾、晋升导向模糊、激励效应弱化等难题,精准释放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了全县公务员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下好“先手棋”,科学统筹强支撑。坚持系统谋划、前瞻布局,变“被动等职数”为“主动谋职数”,确保职数资源高效利用、持续供给。建好动态“明白账”。开展全县公务员职级职数“拉网式”普查,分类分层建立县直机关、乡镇机关12套精细化动态管理台账,精准掌握职级分布、职数使用、符合条件人员等核心数据,并依据单位及个人业绩、资历排名等定期更新,为精准决策提供坚实“数据底座”。畅通晋升“活水源”。建立职数使用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对因干部调动、退休、处分等原因空出的职数,第一时间评估、第一时间盘活、第一时间纳入晋升计划。2024年以来,及时监测评估、有效盘活空出职数45个,实现职数“资源池”良性循环、活水长流。长远规划“路径明”。立足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县域事业发展重点和干部成长规律,科学制定职级晋升年度及中长期规划,统筹做好职数使用与预留工作,确保职数资源“心中有数、调度有方、使用有序”,为持续激励预留空间。
立好“硬标尺”,规范程序聚人心。坚持标准统一、程序规范、操作透明,以公平公正凝聚人心、提升组织公信力。
量化考评“论实绩”。健全职级晋升量化考评机制,将晋升资格条件与干部资历、年度考核结果、单位考核等次、表彰奖励层级与次数等硬指标紧密挂钩,坚决让“数字说话”“实绩显影”,树牢“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鲜明导向。差异管理“接地气”。区分县直机关与乡镇机关特点,实行差异化晋升策略。县直机关坚持“实干者实惠、优秀者优先”“业绩优先兼顾资历”“退职退岗、临近退休适度关怀”三个原则;乡镇机关推行“基础推荐+考核激励”模式,每个乡镇每次可推荐2名人员,乡镇班子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可额外再奖励1个推荐名额,重点向长期扎根基层、表现优秀的干部倾斜。2024年以来晋升职级267人次,其中实干实绩突出晋升161人(60.3%),综合择优晋升55人(20.6%),组织关怀晋升51人(19.1%),结构优化、导向清晰。阳光操作“守底线”。严格执行推荐、考察、公示、审批等程序,做实人员摸底、单位意见征求、县委五人小组会议研究等关键环节。坚持全程纪实、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监督。2024年实施职级晋升全程纪实267人次,有效保障公平公正,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用好“指挥棒”,正向激励增动能。坚持正向激励主基调,将职级晋升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专项奖励“激先进”。创新设立职级晋升“专项奖励指标池”,制定《职级晋升奖励激励有关建议方案》,对在县委、县政府重点任务、真抓实干、争资争项、急难险重等贡献突出、绩效考核优秀的单位或个人,直接奖励晋升名额,优先晋升了24人次。制定《突出实干实绩激励担当作为有关建议方案》,对在省市大抓落实、八大行动、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做出贡献和班子考核优秀等次的单位和个人奖励晋升名额,优先晋升23人次,极大地鼓舞在改革发展一线攻坚克难的干部。基层倾斜“暖人心”。在政策框架内,对长期扎根基层、经验丰富、群众公认、一贯优秀的乡镇干部,晋升较高职级时予以优先考虑。目前乡镇较高职级实现全覆盖,现有三级调研员4名、四级调研员17名,使用率达60%,有效增强了乡镇岗位吸引力和队伍稳定性,让基层干部“有劲头”。一体谋划“聚合力”。坚持公务员职级晋升与事业职员等级晋升同步考虑、一体谋划、双向发力。2025年同步从奖励指标中优先晋升在省市“大抓落实”“八大行动”中获表彰的事业单位人员。2024年以来全年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晋升299人次,有效激发全县各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广大干部“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