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聚焦高标准高质量换届任务 择优培强村级后备力量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07 16:32

近年来,临澧县始终坚持把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用留作为每一轮换届的前置工程,系统谋划抓早抓细,共摸排确定除现任村干部外村级后备力量1120人,有党组织书记人选261名,其中,35岁及以下的52%,高中以上学历的占后备力量总数的95%,女性占36%,呈现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征,为顺利启动年底换届工作提供坚强后备力量支撑。

强化组织推动,压茬落实责任。坚持齐抓共管。县委书记带头包联乡镇,县乡召开动员会、座谈会12场次,拧紧“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联系点,落实包镇联村责任,每季度至少1次到联点乡镇和村(社区)走访,分类指导,持续实施“133人才培养工程”和村级人才定向培养计划,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注重协同落实。每月下发乡镇(街道)月工作清单,聚焦新一轮换届,打好村级后备力量择优培强“提前量”,压实压紧责任,明确将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会同纪检、人社等部门在选人用人资格条件上把紧审查关,确保实现“能者上,劣者汰”。推进专项督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11个乡镇(街道)、160个村(社区)采取随机抽查,通过座谈访谈、翻阅台账等方式,调研了解支部联系点和后备力量培育情况,并及时开展基层党建“回头看”工作,反馈督促指导培育后备力量和管理在职村干部不力的6个乡镇,对调研发现的“未研究制定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村级班子中期评估内容不规范”“133后备人才管理台账填写不完善”等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实施“方案整改”和“销号管理”,确保真查真改,促推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出成效。

注重择优筛选,广纳四方英才。层层筛选把关。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逐户摸排,搜集汇总本县高考生源、退役军人等信息,选纳优秀片组邻“三长”人员,根据党员群众联名推荐建立初步人选“大名单”,联合职能部门,将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本乡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等作为重点摸排对象,建立每村(社区)7人“小名单”,并落实动态补齐机制和“凡进必审”制度,对于拟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人选严格把好“乡镇党委、分管党建领导、常务领导”审核三级关,切实将“对党不忠诚”“受过刑事处罚”等“十种负面典型”的人员拒之门外。谈心谈话了解。县级分管党建领导与离任村党组织书记面对面交谈,详细掌握离岗原因,认真记录分析申请离职缘由,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利用节假日下村走访,与返乡人员恳谈,介绍相关福利政策,鼓励返乡人员留村发挥实干,党(工)委书记与“两委”班子成员,离任村干部面对面交谈,获悉村(社区)哪方面人才不足等难题堵点,确保对症下药。跟踪指导问效。充分运用村级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结果,对10个评估为“差”的村(社区)摸清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并建立台账,从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定义类型制定防范措施,并采取1名县处级领导和1名乡科级领导共同实施包联指导方式,督导并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抓牢抓实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重点配齐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突出能力提升,增强后备力量。做好兜底培训。对于有意向留在村(社区)工作并熟知村(社区)情况的退伍转业军人、在家青年实施跟班训练,综合其适岗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考察是否能胜任村干部岗位。督促指导乡镇每年组织开展党员冬春训,做好后备力量兜底培训。通过常德“云党建”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全县农业站工作人员、水稻种植农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港中坪里说‘稻’”直播,线上带动后备力量充实学习。鼓励定向深造。联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每年开展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县乡两级共开展12场宣传报名会鼓励村级后备力量踊跃报名,通过开设村(社区)组织管理等有关乡村建设课程,聘请农业专家授课,以提升农民大学生的文化学历及专业能力,去年顺利培训了有意向深造的后备力量72人,并组织22届学员在鼎城区港中坪村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成功将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实施结对帮带。明确为每名后备人才指派2名培养联系人进行结对帮带,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由1名乡镇班子成员和1名联村干部负责培养,后备力量由1名联村干部和1名村干部负责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由2名优秀党员负责培养,鼓励采取参观学习、座谈交流、邀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教等形式落实帮带举措,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日常等路径,以老带新、以熟带生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明确培养联系人每年与培养对象须开展4次以上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等情况,帮助受培养对象明确问题和不足所在,督促其改进提高,并将培养情况等记入《培养对象培养情况登记表》,目前村级后备力量1120人已顺利培养出师。

夯实要素保障,释放干事活力。巩固减负成果。持续巩固为基层减负工作成果,严禁县乡违规借调村(社区)干部,明确取消村级组织不应承担工作事务62项,全面清理死亡证明、出生证明等36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严格按照“四个规整”要求对村(社区)的门牌标识、室内挂牌、服务场所、户外设置等进行全面规整,有效为广大村(社区)干部减轻工作负荷量,确保村(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强化待遇支撑。严格对照《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实施方案》,健全“健康体检+养老保险+离任补贴”多元支撑机制,建立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绩效奖励”的岗位报酬机制,健全基本报酬自然增长机制,2024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按本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标准执行,于每月上旬前及时统筹按额发放到位,并及时为在职村(社区)干部落实好城乡居民医保和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全方位落实好村(社区)干部福利待遇。畅通上升渠道。严格对标对表省市要求,连续三年共选树9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10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连续两年开展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乡镇(街道)事业编工作,每年定向招录一批乡镇公务员、事业编,积极开展“五方面人员”比选工作,99名村(社区)干部先后进入乡镇(街道)工作,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4名,增强后备力量对村干部岗位“履职有回报、成长有通道”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