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三湘大地进入防汛的关键节点。面对汛情,衡东县霞流镇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汛”为令、闻“汛”而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昼夜奋战,以人员“零伤亡”、安置“零遗漏”、险情“零扩大”为目标,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靠前指挥,科学应对,织密防汛“安全网”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霞流镇党委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防汛指挥部,构建“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包组、党员包户”的四级联动体系。全镇党员干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湘江霞流段、7座小二型水库、1座小一型水库、山塘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拉网式”巡查,累计排查险情隐患点17处。依托湖南省气象台、衡阳市气象局“智慧防汛”系统,镇党委实时监测雨情水情,精准研判风险趋势,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1200余条,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科学调配防汛资源,组建2支党员应急突击队,调配挖掘机、沙袋、救生艇等物资设备,并在白杨村、大源渡村等重点区域储备数千吨防汛块石,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共筑防汛“同心堤”
霞流镇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时刻紧绷“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责任担当,形成起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防汛工作合力。汛期来临前,镇党委组织16个基层党组织对全镇堤防、水库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实施闭环管理。进入汛期后,各村(社区)党组织迅速响应,在重点堤段设立“党员先锋岗”16处,组建“党员先锋队”16支,形成覆盖全镇的防汛网络。平田村党组织创新“敲门行动”,为17户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制定“一户一策”转移方案;白杨村、大村湾村党组织冒雨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2户;宋桥村党组织连夜安装水位监测设备,实现险情实时预警;镇水利站联合应急部门创新“防汛明白卡”模式,将避险路线、安置点信息印制成卡发放到户。镇卫生院同步跟进,在安置点为转移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疏导15次。
冲锋在前,守护群众,争当一线“排头兵”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霞流镇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冲锋在防汛最前沿。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对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低洼易涝区实行“一日三查”,通过“党员包户”的方式,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霞流镇水利站老站长刘国辉担任技术顾问,带领年轻党员干部走遍每一处险工险段;平田村党组织书记陈双全带领党员先锋队逐户排查,手把手指导村民识别管涌、渗漏等险情;水利站技术员董成辉主动请缨,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疏通堵塞涵洞;大源村党组织书记何海南组织党员群众抢在洪峰到来前完成堤防加固。防汛期间,霞流镇党员干部累计开展险情巡查、人员转移安置、防汛物资搬运等工作超400小时,用“铁脚板”丈量责任,用“婆婆嘴”传递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庄严承诺。
当前防汛形势依然严峻,霞流镇全体党员干部将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以责任为锚、以担当为帆,持续织密防汛“安全网”,筑牢守护家园的铜墙铁壁,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汛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