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益阳市会龙山街道属于益阳老工业区,下辖7个社区,涵盖企业改制后弃管小区、老旧小区共72个。在探寻小区自治的路上,会龙山街道用好党建这枚“绣花针”,串起“党建+自管会”新模式,指导小区成立自治管理委员会17家,筹备成立业主委员会1家,积极推动小区治理从“单打独斗”迈向“共建共治”,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提升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好小区治理大篇章。
党建聚力破题自治困境,从“弃管盲区”到“和美家苑”
房屋漏水、管理混乱、邻里纠纷一直是老旧小区治理的大难题。会龙山街道辖区内分布有大量因90年代企业改制而兴建的改制企业单位宿舍区、居民小区。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总抓手,依托党员、志愿者力量,“按照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多元参与”的工作思路,引导群众成立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将党组织力量嵌入小区治理各环节,探索贴心、精准、高效的治理路径,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金圣马小区是南站社区一处弃管小区,因开发商破产、水电费统一收取困难等历史遗留原因,小区居民迫切想对水电表进行单独分户。社区党委了解到该诉求后,指导小区居民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出了3名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居民代表成立了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通过自管会与社区、居民和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沟通,最终在今年1月成功布设完成小区所有水电管网,23家住户和8家商户水表电表全部重新单独分户,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除了水电分户外,小区自管会又针对楼道漏水、光线昏暗、瓷砖脱落等问题,组织小区群众集体协商,对楼道进行了重新粉刷,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公共区域卫生清扫。目前小区楼道明亮,群众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专业赋能升级服务精度,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
会龙山街道位于益阳市城西的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广阔、治理主体多元且人口老龄化严重,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小区治理水平,最大化发挥小区自治效用,会龙山街道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以专业化服务破解治理难题。一方面积极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报考社工资格证,确保社区治理决策具备专业视角;另一方面链接引进多家专业社工组织,不仅提供直接服务,更为小区治理提供“技术顾问”和“督导支持”角色,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余个、志愿服务队伍26支。让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力量充分融合,提供更贴合居民需求的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在社工的项目框架和专业指导下,街道千余名志愿者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新”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家庭医生”、老人助餐、绿化维护、无障碍改造、留守儿童课业辅导等多个专业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惠及居民群众6000余人次,推动小区服务管理向规范化、社会化、精细化发展。
邻长发力激活治理末梢,从“矛盾积压”到“闭环化解”
会龙山街道深化“三长联动”机制,以党员和邻长为“领头雁”,在自管会成立时邀请“三长”协同治理,与党员干部共同编入自管会。通过月例会制度收集民情、调解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房屋破损老化严重、基础配套设施滞后一直是老旧小区居民群众的“心病”,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进程,街道积极鼓励党员干部和“三长”通过岗位认领、支部推荐等方式充实自管会力量,为老旧小区改造奠定坚实组织基础。龙山港社区氮肥厂小区现有房屋23栋,居民482户,党员224人。作为一处历史久、社情民意较为复杂的非物管小区,氮肥厂小区近年来深耕“红邻管家”治理模式,在由小区党支部书记方斌和4名邻长组成的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带领下,原氮肥厂改制的书记、厂长、劳模等纷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上任”小区“三长”,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收集路面破损、屋面止漏、扶手更换等改造诉求31个,说服27户影响道路施工的居民群众配合施工,实现小区从“设施破旧”到“功能完善”的蜕变,打造了邻长共治的典型样本。
群众当家释放自治活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让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适应新时代形势变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会龙山街道通过“自荐+推荐”选拔自管会委员,充分顺应居民自治需求,激发群众自治意识。一方面,推选“湖南好人”熊建国等一批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先进典型担任小区支部书记,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带动小区居民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关爱特殊群体、环境整治等活动,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良好小区治理氛围;另一方面,挖掘一批有经验的老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力量参与小区自治,推动居民全程参与小区事务管理。会龙山社区纱管厂小区居民吴志生自发牵头成立小区自管会,在防汛排涝、纠纷调解中冲在前、干在先,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真正实现“小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的良性循环。
从水电分户的民生小事到老旧小区的整体焕新,从专业社工的精准服务到邻长队伍的贴心守护,会龙山街道用党建的“绣花针”穿起了小区治理的千条线,让72个老旧小区、弃管小区从“无人管”到“众人管”,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下一步,会龙山街道将继续深耕“党建+自管会”小区自治模式,将治理话语权交还群众,让每一个“最小单元”都充满活力,让“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在小区治理的大篇章中续写更多民生幸福的精彩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