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三抓三促”助推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11 10:40

近年来,澧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部署要求,在政治引领、服务保障和作用发挥上持续发力,着力推动老干部工作提质增效。

抓政治引领,促党建堡垒筑牢。深入学,入脑入心。采取集中领学、个人自学、上门送学等多种方式,督促指导全县90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4460名离退休干部党员按照工作安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深悟透精神实质,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见实效。在县老干部(老年)大学打造“课前五分钟”思政课模式,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老少同上“纪念碑下的红色思政课”等富有特色的思政大课堂活动,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常态化。以县“五老”报告团骨干成员为依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微宣讲“五进”活动50余场次,用乡音土话把党的理论方针讲清楚、讲鲜活。全面建,强基固本。不断规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建设,全县共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90个,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隶属明晰。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吸纳51名65周岁以下的党员进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选优配强“头雁”。建立完善党支部按期换届“双提醒”督促机制,提醒督促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按时换届。大力创,创先争优。高标准培育打造省市“六好”退休干部党支部9个,以创促建,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整体提升。建立6个银发人才工作站室,市级工作站室授牌2个,重点打造了当好儿童的心理保健医生等具有澧县特色的银发品牌。深挖老干部工作创新案例,“澧县离休干部‘三包一’联系服务机制”是2024年常德各区县市唯一得到省市老干部局领导高度认可的优秀创新案例。

抓精准服务,促幸福指数提升。突出“勤”字增强服务深度。健全“一对一”结对服务老干部制度,采取“常入户、常联系、常交心”的工作方式,做到每个月通过电话联系1次、每季度上门看望1次。落实“五上门、五必访”制度,确保全县12233名离退干部平时有问候、生日有祝福、病时有看望、节日有走访、难时有帮助。突出“细”字加大服务力度。建立离退休干部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同时配备1—2名医护人员,累计提供上门巡诊服务200多次。协调县卫健局和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等开辟离退休干部看病就医“绿色通道”,提供“六个优先”诊疗服务(挂号、就诊、检查、缴费、取药、住院),实现离休干部就医“一站式”服务、全过程管理,有效破解“就医难”问题。积极引进社会资本,采取“政府+机构+社区”的方式,政府补贴,机构运营,社区提供场地,分片区打造日间照料中心。当前,澧县“好孝心”社会养老服务公司投入500多万元打造的4个日间照料中心,为离退休干部和周边群众提供“助餐、助医、助养、助学”等配套服务,年服务达17万余人次。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县老年大学、“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阵地,举办智能手机使用专题培训30场次,覆盖人群2000余人次,帮助离退休干部更好融入智能时代。突出“实”字彰显服务温度。每年县委书记主持召开老干部代表参加的政情通报会。结合七一、重阳等重要节点,开展过“政治生日”、举办荣誉退休仪式等活动,增强老同志政治荣誉感。每年春节前夕,由县级领导带队,对副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进行对等走访,传递组织关怀。联合县财政、人社等部门定期核查离休干部待遇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待遇按要求保障到位。近三年,对身患重病、失能、独居、低收入、从行政到企业破产改制退休科级以上干部等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及遗孀开展特困帮扶,慰问救助金额超过50万元。帮助离休干部解决子女工作问题,主持办理离休干部丧葬事宜,离休干部幸福感及家属满意度实现了双提升。

抓发挥作用,促银发风采绽放。发挥政治优势,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退休处级干部献智献策,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累计收集了关于高铁建设、国资管理等4大类34条意见建议,其中18条纳入县委、县政府决策视野。积极探索“非遗+旅游”模式,充分发挥县文联退休老干部、国家级“非遗”项目《澧水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牵头作用,组建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船工号子艺术团,用不同类别的演出版本在县内旅游景区展演,较好地带动了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组织县老年书画家协会、诗词学会、摄影家协会、网宣协会等涉老协会的老干部紧紧围绕中心大局,通过诗词、书画、文章、图片等积极推介澧县发展变化。发挥经验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激励老干部发挥余热,以姚大曰、高守泉等退休处级干部为代表的澧县老区办积极向上争取到各类资金1.5亿元,其中,彩票公益金助力乡村振兴资金5000万元,用于支持全县12个镇(村)发展产业。县老科协鼓励会员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全县19个镇(街)共创办协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4个,组织银发人才和老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现场讲学、传授技术经验80余次,助力乡村因地制宜发展葡萄、石菖蒲等种养高效产业。发挥威望优势,助力社会和谐稳定。成立县级政法“五老”工作室12个,动员317名政法“五老”积极投身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县“五老”以片区为单位全面开展红色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帮助青少年传承红色文化。深入开展“春风化雨”特别关爱行动,探索建立“四帮一”机制。近年来,县关工委积极动员广大“五老”开展法制教育、禁毒宣传等主题宣讲活动80多场次,资助特困家庭200多个,全力护航下一代健康成长。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