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宁远县聚焦青年理论武装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打造“追寻红色血脉·星禾青年说”宣讲品牌,组织本地选调生青年党员组成宣讲团,探索沉浸式宣讲路径,为深化基层理论武装提供实践参考。
聚焦铸魂育人,深挖活化本土红色资源。坚持系统挖掘和有效活化本土红色资源,夯实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础。组建青年宣讲团,遴选政治坚定、理论扎实、熟悉乡情的优秀选调生党员加入,确保宣讲的政治性与乡土性。围绕纪念主题,系统梳理本地红色资源,深度挖掘柏忍烈士、红八军团及唐鉴等人物事迹和遗址遗迹,提炼精神内核。着力开发沉浸式课程体系,摒弃机械宣读方式,结合各乡镇资源特点,定制“一地一案”现场教学方案,将历史资料转化为教学素材。
选调生在岭头源村古树下开展宣讲
创新赋能增效,构建“三融”沉浸式宣讲模式。着力创新宣讲形式载体,构建历史场景、代际对话、艺术表达与理论宣讲深度融合的“三融”模式。融景于讲,打造“行走的课堂”。将宣讲地点设在红色遗址、纪念场馆、校园古树、村头古树等历史发生地或精神象征地,利用环境氛围强化历史代入感。融情于悟,搭建“对话的桥梁”。创新设置“对话·传承”圆桌会,组织青年党员与抗美援朝老战士等历史亲历者、见证者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问答互动实现精神对话与价值传递。融艺于教,激发“创造的共鸣”。在宣讲中融入艺术创作环节,引导中小学生根据红色故事进行绘画主题创作,将听讲感悟转化为视觉表达,累计产生作品247件,促进美育与德育结合。
选调生引导孩子们在红色记忆馆创作
深耕厚植长效,拓展红色教育成果转化。注重构建长效机制,促进红色教育成果转化,使红色血脉深植基层治理与青少年心中。强化覆盖与影响评估,活动覆盖中小学生、老党员、基层群众等关键群体500余人次。赋能青年党员成长,青年选调生在宣讲实践中深入调研、研习历史、锤炼表达能力,提升政治素养、理论功底及群众工作能力,坚定扎根乡土、服务人民的信念。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固化“星禾青年说”品牌,作为党建引领团建、强化青年思想引领的标志性活动。将活动精髓纳入党员教育、中小学思政课程及社会实践体系。拓展线上线下载体,线上拓宽传播渠道,线下打造精品线路与课程。服务中心大局,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将汲取的红色精神力量,转化为投身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选调生和青年党员在中和镇倾听老党员讲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