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以“村干部家访”激励“村干部有为”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31 15:39

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醴陵市创新实施“村干部家访”制度,将组织关怀延伸至村(社区)干部“后院”,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关爱”,变“单向要求”为“双向奔赴”,有效激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织密“三张网”,让家访覆盖无死角。变“随机走访”为“系统推进”,构建全方位、常态化家访体系,确保组织关怀与监督管理不缺位。责任网分层落实。实行“市委组织部统筹、镇(街道)党(工)委主抓、村(社区)党组织配合”三级责任机制,明确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访村(社区)书记、班子成员访其他村(社区)干部,每年至少开展1次全覆盖家访,全市1510名村(社区)干部纳入家访范围。对象网精准锁定。突出“三类重点”,对新当选干部开展“入职家访”,帮助熟悉环境、进入角色;对重点岗位干部进行“定期家访”,强化监督提醒;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实施“跟进家访”,及时纠偏帮扶。方式网灵活多元。采取“实地走访为主、视频连线为辅、邻里访谈补充”的方式。针对在外务工的村干部家属,灵活运用线上沟通;探索“家访+屋场夜话”等形式,邀请家属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既听“家里话”也听“村里声”,拓宽信息收集渠道。

聚焦“三个点”,让家访监督有精度。坚持讲政策、摸情况、促监督一体推进,通过家庭视角透视村(社区)干部作风,实现“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全覆盖。抓家风看作风。将家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考察村(社区)干部家庭是否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清廉家训。家访中注重向家属宣传党的政策、中心工作及村(社区)干部职责,引导当好“贤内助”、常吹“廉洁风”,凝聚“小家”力量服务“大家”事业,增强家庭荣誉感与责任感。查圈子知状态。通过与家属、邻里深入交流,了解村(社区)干部“八小时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精准掌握其思想动态、作风表现和生活常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听诉求明动态。重点了解干部思想波动(如因待遇、矛盾等产生消极情绪)和家庭实际困难(如经济负担、子女教育、老人赡养、配偶就业等)。悉心听取家属对村级工作、干部培养的意见建议,精准识别干部扎根基层的“隐性”压力和期盼。

做好“三件事”,让家访关爱有温度。将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家访落脚点,既“加压”也“减负”,让村(社区)干部感受到组织温暖。解家庭之忧。建立家访“困难清单”,联动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家属就业、子女入学、老人照料等实际难题。在重要节日优先慰问家访中发现的困难村(社区)干部家庭,传递组织关怀,切实减少干部“后顾之忧”,让其轻装上阵。搭支持之桥。探索开展“好家属”评选等活动,对理解支持村(社区)干部工作的家属给予肯定。探索建立家庭支持机制,如邀请德高望重的家庭成员担任“家风督导员”等,柔性引导干部改进不足,形成组织与家庭共育共管的良好氛围。鼓干事之劲。对受处分村(社区)干部开展“暖心谈话”,帮助其正确认识问题、放下思想包袱、重拾工作信心。同时,将家访情况作为村(社区)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组织心中有干部、干部心中有组织”的鲜明导向,有效提振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