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队!卢队!智慧大屏收到廉租房3栋2单元501赵娭毑的紧急呼叫,请立刻确认现场!”在湘阴县文星街道东湖社区“金牌社工”工作室,邓伟一边密切关注社区智慧养老平台上16户困难独居高龄老人的健康监测数据,一边紧急调度社区助老志愿队入户开展救助。近年来,她已通过该平台成功链接100余家服务商家与医疗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居家照护服务超1000人次。这份温暖的坚持,是湘阴县创新培育“金牌社工”工作室,以专业力量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四道程序严把“入口关”。湘阴县创新建立“金牌社工”工作室培育机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社会工作部具体实施,纪委监委、公安、民政等10余个部门共同参与,经“个人申报—街道初审—部门联审—调研评估”四道程序严格选拔。申请人必须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且具备3年以上一线服务经验。县委对“金牌社工”工作室给予2万元建设资金支持,并明确创新实践基地、强化结对帮带、突出先行先试、注重典型引领“四大使命”。2025年首批申报的7家中,2家因材料不实被取消资格,5家进入“调研评估”环节,最终确定3家进行公示并授牌。
东湖社区社工邓伟对“聚邻帮”志愿服务队开展培训。
六有标准筑牢“主阵地”。为确保“金牌社工”工作室长效运行,县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结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相关要求,提出“六有”标准建设规范,即有工作场所、有工作团队、有工作制度、有统一标牌、有活动安排、有经验展示。同步建立年度调研评估机制,对优秀的予以评先评优、项目资金支持、成果宣传推介,对不合格工作室予以摘牌,形成优胜劣汰环境。文星街道作为试点,整合23个社区(村)129个网格资源,提供全方位支持。走进长岭社区米容“金牌社工”工作室,专业气息扑面而来——服务展示区陈列着详实的儿童成长档案,办公区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儿童服务站运营指南》在墙上一目了然。该工作室还利用数字化系统创新“时间银行”互助模式,详细记录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时长,已吸引200余名居民参与,储存服务时长超5000小时。
长岭社区社工米容以趣味动画与问答带领社区儿童探知立夏节气。
全域联动延伸“服务链”。推动“金牌社工”工作室与社区网格管理、片组邻“三长制”深度融合,协助网格员开展走访排查、需求调研、矛盾化解,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在片组邻“三长制”架构下,明确社工职责,加强与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协同,形成多元主体治理合力。同时,通过单位推荐、定向邀约等方式,面向社会征集包括医务、法律、心理健康等领域专业理论和实务人才,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家库,组建了一批党员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探索创新多途径、专业化、精细化工作路径。在党建引领下,工作室成为撬动多元协同的支点:“小先锋成长营”开展活动120余场,服务儿童超万人次;全县社工站孵化“邻里驿站”“关爱烈士父母”“七彩课堂”等品牌项目63个,年服务群众突破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