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推动地方发展、服务基层群众的重任。锻造一支可堪重用的选调生队伍,对于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株洲市芦淞区坚持把选调生工作作为加快人才战略资源储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年轻后备干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选育管用”四位一体,让选调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芦淞新篇章。
精准“选苗”,筑牢队伍根基。选拔是选调生队伍建设的源头。在招录环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岗位设置。比如,在乡村振兴任务重的地区,侧重选拔农业、水利、规划等专业人才;在产业转型的城市,引入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人才。根据区情招录经济金融、土木水利、农业农村等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共14名,先后安排22名选调生到乡村振兴示范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村等重点村,进行不少于2年时间的实践锻炼。通过多维度考核,筛选出真正有志于基层、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为选调生队伍注入优质“种苗”。
精心“育苗”,提升综合素养。培育是选调生成长的关键。一方面强化理论武装,依托党校等优质资源,开展系统性的政治理论培训,创新开展“菁英”系列培养行动,积极纳入选调生为“菁英”学员,有针对性地开设党建业务知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家讲堂”,组织选派选调生参加省市区级培训200余人次,让选调生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注重实践锻炼,把乡村振兴、安全生产、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一线作为选调生培养主阵地,广泛发动选调生围绕基层治理、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入调研,共产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27篇。
精细“管苗”,强化纪律作风。管理是选调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按照《湖南省定向选调生基层锻炼期间培养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要求,明确选调生到村任职工作职责、纪律要求、日常管理等,不定期开展选调生在村情况督查。建立到村任职选调生工作群,发放选调生工作纪实手册,及时了解选调生驻村锻炼工作情况。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明确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每半年与其谈一次心,及时为选调生在工作上答疑解惑、在生活上解决困难。从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纪律遵守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确保选调生工作有压力、有动力。
精确“用苗”,激发队伍活力。使用是对选调生的最大激励。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根据选调生的专业特长、能力优势,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让他们在适合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对表现突出、能力过硬的选调生,大胆提拔使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此外,畅通晋升渠道,2017年以来,提拔选调生8名,其中1名“90”后选调生提拔担任正科实职,全区领导班子队伍功能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