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丨衡阳市雁峰区:老城区“逆生长”的激活密码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22 17:23

地处南岳第一峰脚下的衡阳市雁峰区雁峰街道雨花亭社区,曾因“基础设施落后、社情民意复杂”被居民调侃为“老破乱”。2024年以来,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红色聚力、精准施策、多元共治、长效管理,推动65个老旧楼栋、3103户居民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在景区”的跨越,为老城区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雨花亭方案”。

红色堡垒扎到一线,旧改有了“主心骨”。社区党委坚持“旧改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以组织优势凝聚改造合力。创新“党建+网格”模式,组建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2处先锋岗,成立首峰小区、地歌巷等4个临时党支部,让党组织成为旧改“指挥部”;推行党员“五勤”工作法(腿勤、手勤、眼勤、嘴勤、脑勤),每日安排党员值班,“智囊团”献计献策、志愿者入户问需,将旧改工作细化到每个网格、每户居民、每件小事,确保改造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民需导向精准破题,旧改找准“方向盘”。社区党委秉持“先民生后提升”原则,以党建引领破解民生痛点与文化赋能双重课题。聚焦居民反映强烈的“排水难、停车难、充电难、维修难、消防难”“五大难”,党组织牵头优先改造地下管网、架空线、消防设施等基础设施,同步利用腾退空间新增停车位、充电桩,从根源上解决影响生活的“关键小事”;深挖老城区文化底蕴,通过党员带头召开恳谈会、议事会,收集到30余条文旅融合“金点子”,打造龙船巷祈福一条街、福寿街非遗文化巷等特色节点,串联雁雕、廻雁峰等景观,实现“居住环境改善+文化特色彰显”双赢。

多元共治浸润温情,旧改充满“人情味”。社区党委创新“制度+平台”双驱动,以党建引领破解改造中的矛盾纠纷。搭建“逢四说事”平台,每月4日、14日、24日在“红色议事厅”组织居民协商施工安全、邻里纠纷等问题,通过“有事好商量”凝聚共识;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等组成的“五员”监督队伍,全程监督旧改进度,主动介入拆违、施工扰民等易引发矛盾的环节,累计化解纠纷156起,228条旧改问题中213条在社区层面解决。高效机制推动改造提速,仅用60天完成207户房屋征拆,实现“零上访”。

建管长效激活动能,旧改焕发“新活力”。社区党委构建“建设—管理—运营”闭环机制,以党建引领打破“改造—破败—再改造”怪圈。施工上实行改造项目“负责制”,党组织牵头协调业主单位,在质保期内定期回访排查;治理上整合4个临时党支部力量,组建6个片区党支部和楼栋自治会,制定居民规约引导自治;产业上联合商户成立“诚信联盟”,引入雁峰酒业、一禅茶苑等业态,带动居民就近就业。同时整合惠民资金与驻地资源,共建微型消防站、休闲桌椅,形成“环境改善—业态升级—治理提质”良性循环。

文旅融合拓宽路径,旧改彰显“生命力”。依托党建引领下的资源整合能力,社区推动“居住空间”向“文旅空间”转型。按4A级景区标准完善公共厕所、嵌入式广播等设施,打造“竹林小径”“百姓花园”等网红打卡点;通过“商区、街区、景区”功能分区,形成“一街一景一巷一品”格局。自去年旅发大会以来,已举办文旅活动超100场次,2024年国庆小长假期间成为衡阳市区首个日均客流10万人次的社区景区,带动100余人就业,让老城区在烟火气中焕发新魅力。

雨花亭社区的实践证明,老旧小区“逆生长”的核心,在于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用制度创新破解治理难题。唯有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才能让老城区在更新中留住温度、迸发活力,真正实现从“老破乱”到“后花园”的蝶变。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