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县:用“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路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28 16:00

近年来,江永县把农村科技特派员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科技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呈现“党建领航、科技赋能、产业增效”的良好态势,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问需+施策”双管对接,党建领航精准赋能。江永县以“党建链”激活“服务链”,构建“组织统筹、党员带头、机制保障”三位一体模式,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精准落地。选派120 余名科技特派员(其中党员占比66.7%)组建20余支党员先锋队,实现全县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全覆盖。通过在产业基地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服务效能。聚焦产业需求,紧扣“一主一特”优势产业,向涉农龙头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提供规划编制、技术革新、营销策划等全链条服务。2024年,全县新增2个县级创业园区、7个镇级创业孵化基地、16个村级创业服务站。尊重基层自主,建立“农技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服务模式,组建基层农技推广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在潇浦镇团结村打造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发布主导品种4个、主推技术8项,帮助农户节约成本15% 以上。强化统筹联动,创新“科技特派员+驻村工作队”协同机制,让技术“领头羊”与一线“生力军”同向发力,推动脱贫攻坚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目前,选派19名科技特派员深入50 余户贫困户开展技术扶贫,通过培训让每户掌握至少1门实用种养技术。松柏瑶族乡党员特派员牵头组建中药材产业服务团队,2024年推广“槐米-黄精轮作”等新技术3项,带动2000余亩道地药材种植,户均年增收3.2万元,成为科技助农的生动注脚。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惠农服务提质增效。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让惠农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切实守护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益。依托“科技活动周”,通过资料发放、现场咨询、互动答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农业安全生产、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知识。上半年累计开展宣传活动3次,发放读本2000余册,接待咨询3000余人次。科技特派员联合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打假,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上半年检查门店37 家次,发现问题1家、立案1起,为春耕生产筑牢质量防线。围绕“粮食生产、菜篮子供给、和美乡村建设”等核心领域,采取课堂教学、异地研学、“田间课堂”等形式开展培训。党员特派员翟子超在潇浦镇回岗村开设“田间课堂”,培训种粮大户20余人,现场解决病虫害防治等问题26个。今年以来,全县举办农技培训班4期、科普讲座5场,开展烤烟、水稻、香柚等实用技术微课堂00 余堂,直接培训群众4200余人次,解决生产问题160余个。

“授鱼+授渔”双轮驱动,全链助力激活动能。坚持“既送物资又传技术”,让农民在增收中提升获得感、满意度。科技特派员联合村“两委”组建党员先锋队,免费向育秧主体和种植大户发放优质稻种及配套农资,助力撂荒耕地复耕。上半年发放早稻种子6万公斤、晚稻种子3.25万公斤、肥料80吨,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通过“选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培育本土人才。依托乡镇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科技兴农”培训108 期,培养“土专家、田秀才”1200余人次,将345名农事人才纳入“党旗红・人才服务匠心驿站”动态管理,择优吸收入党并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同时,创新“1+9+N”帮扶模式,科技专家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812人次,帮助118个经济薄弱村建成产业基地22 个,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培育新农强后劲。通过科技项目带动、以师带徒等方式培育乡土科技人才,2024 年以来开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5个,培育产业带头人136名、高素质农民318人,完成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为乡村振兴储备持久动能。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