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选育管用”激活村(社区)后备力量“一池春水”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5-07-31 15:39

近年来,长沙市天心区坚持把加强村(社区)后备力量建设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举措,紧扣“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大力实施“育苗计划”,持续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储备源头活水,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拓宽渠道“选苗”,让后备力量“广起来”

明确选拔标准,精准画像“定调子”。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后备力量管理使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后备力量必须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行良好、带富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这一核心要求,制定详细的选拔标准体系,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多个维度评估,精准绘制后备力量“需求图谱”。

拓宽选拔视野,多元渠道“找苗子”。统筹城乡人才资源,围绕“三个一批”,发动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全方位挖掘后备力量。从优秀群体中“挑”一批。聚焦本辖区长期扎根的“身边人”,建立“政治素养+群众基础+治理潜能”筛选机制,在参与过基层治理、公益服务等常住居民中发掘“潜力股”,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闭环。从新业态人才中“聚”一批。吸纳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者等实干人才,特别是天心区“网红经济”下的电商能人和文旅创业者。从青年才俊中“育”一批。重点面向回乡高校毕业生,吸纳“90 后”和“95后”年轻力量和具备社工专业技能的人才,引导他们返乡反哺,助力家乡发展。目前,全区已储备村(社区)后备力量 309 名,35 岁以下占 42.07%,30 岁以下占 16.18%,本科以上学历 214 人。

精准滴灌“育苗”,让后备力量“强起来”

筑牢思想根基,用好基层党校。发挥各街道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将后备力量培训纳入年度教学计划。采用“教授+土专家”模式,借助长沙市委党校师资在该区兼职基层党校副校长的优势,联合本地老支书、致富能手等“土专家”共同授课,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打造“农民夜校”“红壤禾场”等教学品牌。以南部 3 个街道为例,2024 年以来,累计推送党的二十大、电商入门、矛盾纠纷调解“土办法”等知识讲座超 200 场,参训超 1000 人次。

多元培训,注重专业提升。针对村(社区)实际需求,鼓励基层党组织推行“导师帮带”制。优选经验丰富的街道党政领导、优秀村(社区)书记担任导师,围绕党建业务、基层治理等重点,向后备力量传授经验技巧,构建后备力量“成长网”。同时,鼓励各基层党组织推行“线上+线下”双模式培养机制,通过打造指尖微课堂、实战练兵、街道跟班等模式,让后备力量在理论与实践中经风雨、长才干。

严管厚爱“护苗”,让后备力量“动起来”

建立管理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依据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后备力量职责义务、培养管理、待遇保障等内容,奠定制度基础。同时,实行动态管理,全程记录学习培训、工作表现等情况,并通过定期走访、谈心谈话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胜劣汰激发动力。定期综合评估其思想表现、工作业绩、群众评价,将新涌现的优秀对象及时纳入培养;对不符合条件的,先提醒教育促改进,仍不改正的予以退出。近三年已退出后备力量(社区员额) 32 人,确保优秀人才留队,为村(社区)发展提供支撑。

搭建平台“用苗”,让后备力量“活起来”

拓宽晋升通道,打通发展路径。建立“一线锻炼—定向选拔—重点培养”的机制,将表现突出的村(社区)后备力量纳入储备库,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定向招考。2025 年,全区2名社区书记、1 名“两委”成员通过湖南省公务员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面向全区社区员额管理人员竞争性选拔12名副书记。通过这种选拔使用激励机制,让后备力量看到成长希望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激发干事热情。

担任职务锻炼,增强履职能力。结合后备力量实际,推荐担任片组邻“三长”,引导参与项目招商、集体经济运营管理等工作,聚焦村情社情调研、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关键领域。以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为平台,让后备力量在攻坚克难中积累经验,在服务群众中锤炼本领。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